韦伯看到宇宙最深处,发现“大爆炸”似乎没有发生
版主: verdelite, TheMatrix
韦伯看到宇宙最深处,发现“大爆炸”似乎没有发生
https://www.sohu.com/a/579591881_120623883
随着史上最强大的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投入观测以来,天文学家都在殷切期待新的观测结果。这架太空望远镜远在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太空中,它可以排除地球大气干扰,直接窥探到宇宙的最深处。
虽然光速很快,但还是有限的,如果在距离上能够看得更远,就能在时间上回溯得更加久远。天文学家寄希望于韦伯太空望远镜能够看到宇宙的最深处,接收到宇宙发出的第一批星光,从而研究宇宙最初是怎样的。
在对韦伯最新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后,结果完全出乎天文学家的意料,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似乎没有发生!预印文本《arXiv》刊载了一项新研究论文[1],标题开头甚至写了“恐慌!(Panic!)”。
天文学家Allison Kirkpatrick更是直呼:“现在我发现自己凌晨三点醒着躺在床上,想知道我做的一切是否都是错的。”
那么,韦伯究竟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天文学家会有这样的反应?
过去,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宇宙是静态的,存在了无限漫长的时间。百年前,爱因斯坦在创立广义相对论后,用引力场方程来描述宇宙,结果发现宇宙并不稳定,所以他在方程中引入了宇宙学常数,以此来描绘一个静态的宇宙。
但在广义相对论诞生十多年之后,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却有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发现。哈勃观测到,宇宙中的星系大都表现出红移,而且距离越远的星系,红移效应越显著,两者呈正相关。
根据多普勒效应,光谱出现红移,这意味着星系在远离银河系,导致光的波长被拉长。而且红移值越大,意味着星系远离的速度也越快。于是,哈勃就得到了著名的哈勃定律:
v=H0·D
其中v是星系的退行速度,H0为哈勃常数,D为星系的距离。
哈勃定律的发现,意味着宇宙不可能是静态的,所以爱因斯坦很快就认识到自己错了,去掉了引力场方程中的宇宙学常数。只有宇宙膨胀能够解释哈勃定律,整个宇宙空间结构在不断扩张,迫使分布于空间中的星系互相远离。
既然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膨胀,那么,过去的宇宙无疑比现在小。倘若把时间回溯到遥远过去的某个时刻,推测是距今138亿年前,宇宙是无限小的状态,那么,这个“宇宙奇点”可以认为就是宇宙的时间和空间的起源。
一开始,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集中在奇点,然后宇宙从大爆炸中诞生,这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宇宙最初三分钟,合成了比例为3:1的氢和氦,其他元素几乎没有。
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冷却,氢和氦聚集形成气体云,它们在引力的作用下,最终坍缩成恒星、星系。在恒星的核聚变和超新星爆发、中子星碰撞等过程中,逐渐合成了包括碳、氧、氮、硅、铁、金等更重的元素,生命的诞生才有了元素基础。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星系最初形成时,个头非常小,形状是不规则的,处于十分原始的状态,看起来与如今的星系是天差地别。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星系的结构不断发育,逐渐形成了螺旋星系、椭圆星系等结构明显的星系。
然而,当韦伯望向宇宙最深处,试图窥探最初宇宙的星系时,似乎看到了不该有的东西。根据另一项新研究[2],134亿年前的一个编号为GHz2的星系,其直径估计只有600光年(银河系直径超过10万光年),但考虑它的光走了长达134亿光年还能被看到,可以计算出它的表面亮度是宇宙中最亮星系的600倍,密度是现在星系的数万倍。
此外,韦伯的观测结果显示,遥远宇宙中的星系似乎也不是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并且也没有大量发生碰撞,大部分星系似乎都有平滑的星系盘和明显的螺旋结构,正如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星系那样。
根据另一篇即将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的论文[3],在红移超过10的情况下,也就是光行距离超过133亿光年,星系的数量至少是理论预言的10万倍。
也就是说,早期宇宙中似乎就已经存在大量发育完全的星系,像银河系这样大小的星系不在少数。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显然来不及形成如此多如此大的星系。《大爆炸从未发生》(The Big Bang Never Happened)的作者Eric J. Lerner认为,宇宙大爆炸并没有发生过。
对于这样的结论,主流天文学界是无法接受的,他们认为Eric J. Lerner误读了这几篇论文的研究结果。宇宙大爆炸理论目前仍是描述宇宙起源的最好理论,受到了多个独立证据的支持。
最关键的一个证据,甚至我们普通人都能发现。大家是否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黑白电视机,如果没有信号,或者转到没有台的频道,电视上就会出现满屏黑白相间的无规律“雪花”,这种雪花屏恰恰能证明宇宙大爆炸,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宇宙一开始非常致密,温度极高,所有物质都是处于纯能量的状态。随着宇宙不断膨胀,温度持续降低,宇宙中才有条件形成物质,以及不受束缚的光子。根据推测,在宇宙诞生38万年后,宇宙的温度变得足够低,光子与带电粒子退耦合,宇宙发出了第一缕光。
经过138亿年后,这些最古老的光子还在如今的宇宙中传播。但由于空间膨胀,这些光子的能量已经大幅衰减,波长拉长,变成了微波,充满整个宇宙。无论我们朝着哪个方向观测宇宙的最深处,最终都会看到这些微波,这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这些微波可以被电视机的天线接收到,呈现出来的就是雪花屏。据估计,雪花屏的1%来自于宇宙大爆炸的第一缕光,所以我们从某种意义上看到了宇宙大爆炸。
随着史上最强大的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投入观测以来,天文学家都在殷切期待新的观测结果。这架太空望远镜远在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太空中,它可以排除地球大气干扰,直接窥探到宇宙的最深处。
虽然光速很快,但还是有限的,如果在距离上能够看得更远,就能在时间上回溯得更加久远。天文学家寄希望于韦伯太空望远镜能够看到宇宙的最深处,接收到宇宙发出的第一批星光,从而研究宇宙最初是怎样的。
在对韦伯最新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后,结果完全出乎天文学家的意料,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似乎没有发生!预印文本《arXiv》刊载了一项新研究论文[1],标题开头甚至写了“恐慌!(Panic!)”。
天文学家Allison Kirkpatrick更是直呼:“现在我发现自己凌晨三点醒着躺在床上,想知道我做的一切是否都是错的。”
那么,韦伯究竟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天文学家会有这样的反应?
过去,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宇宙是静态的,存在了无限漫长的时间。百年前,爱因斯坦在创立广义相对论后,用引力场方程来描述宇宙,结果发现宇宙并不稳定,所以他在方程中引入了宇宙学常数,以此来描绘一个静态的宇宙。
但在广义相对论诞生十多年之后,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却有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发现。哈勃观测到,宇宙中的星系大都表现出红移,而且距离越远的星系,红移效应越显著,两者呈正相关。
根据多普勒效应,光谱出现红移,这意味着星系在远离银河系,导致光的波长被拉长。而且红移值越大,意味着星系远离的速度也越快。于是,哈勃就得到了著名的哈勃定律:
v=H0·D
其中v是星系的退行速度,H0为哈勃常数,D为星系的距离。
哈勃定律的发现,意味着宇宙不可能是静态的,所以爱因斯坦很快就认识到自己错了,去掉了引力场方程中的宇宙学常数。只有宇宙膨胀能够解释哈勃定律,整个宇宙空间结构在不断扩张,迫使分布于空间中的星系互相远离。
既然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膨胀,那么,过去的宇宙无疑比现在小。倘若把时间回溯到遥远过去的某个时刻,推测是距今138亿年前,宇宙是无限小的状态,那么,这个“宇宙奇点”可以认为就是宇宙的时间和空间的起源。
一开始,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集中在奇点,然后宇宙从大爆炸中诞生,这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宇宙最初三分钟,合成了比例为3:1的氢和氦,其他元素几乎没有。
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冷却,氢和氦聚集形成气体云,它们在引力的作用下,最终坍缩成恒星、星系。在恒星的核聚变和超新星爆发、中子星碰撞等过程中,逐渐合成了包括碳、氧、氮、硅、铁、金等更重的元素,生命的诞生才有了元素基础。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星系最初形成时,个头非常小,形状是不规则的,处于十分原始的状态,看起来与如今的星系是天差地别。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星系的结构不断发育,逐渐形成了螺旋星系、椭圆星系等结构明显的星系。
然而,当韦伯望向宇宙最深处,试图窥探最初宇宙的星系时,似乎看到了不该有的东西。根据另一项新研究[2],134亿年前的一个编号为GHz2的星系,其直径估计只有600光年(银河系直径超过10万光年),但考虑它的光走了长达134亿光年还能被看到,可以计算出它的表面亮度是宇宙中最亮星系的600倍,密度是现在星系的数万倍。
此外,韦伯的观测结果显示,遥远宇宙中的星系似乎也不是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并且也没有大量发生碰撞,大部分星系似乎都有平滑的星系盘和明显的螺旋结构,正如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星系那样。
根据另一篇即将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的论文[3],在红移超过10的情况下,也就是光行距离超过133亿光年,星系的数量至少是理论预言的10万倍。
也就是说,早期宇宙中似乎就已经存在大量发育完全的星系,像银河系这样大小的星系不在少数。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显然来不及形成如此多如此大的星系。《大爆炸从未发生》(The Big Bang Never Happened)的作者Eric J. Lerner认为,宇宙大爆炸并没有发生过。
对于这样的结论,主流天文学界是无法接受的,他们认为Eric J. Lerner误读了这几篇论文的研究结果。宇宙大爆炸理论目前仍是描述宇宙起源的最好理论,受到了多个独立证据的支持。
最关键的一个证据,甚至我们普通人都能发现。大家是否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黑白电视机,如果没有信号,或者转到没有台的频道,电视上就会出现满屏黑白相间的无规律“雪花”,这种雪花屏恰恰能证明宇宙大爆炸,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宇宙一开始非常致密,温度极高,所有物质都是处于纯能量的状态。随着宇宙不断膨胀,温度持续降低,宇宙中才有条件形成物质,以及不受束缚的光子。根据推测,在宇宙诞生38万年后,宇宙的温度变得足够低,光子与带电粒子退耦合,宇宙发出了第一缕光。
经过138亿年后,这些最古老的光子还在如今的宇宙中传播。但由于空间膨胀,这些光子的能量已经大幅衰减,波长拉长,变成了微波,充满整个宇宙。无论我们朝着哪个方向观测宇宙的最深处,最终都会看到这些微波,这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这些微波可以被电视机的天线接收到,呈现出来的就是雪花屏。据估计,雪花屏的1%来自于宇宙大爆炸的第一缕光,所以我们从某种意义上看到了宇宙大爆炸。
Re: 韦伯看到宇宙最深处,发现“大爆炸”似乎没有发生
这里面的几个人都在胡扯,从几十年前开始就反对大霹雳理论。这次韦伯的发现根本没有否定大霹雳,科学上有文章专门刨析的
字君平,南阳人。家居。一日夜半,有客叩扉而请曰:旨除驾部郎中,知制诰。曰:误矣!客曰:制诰乏人,中书两进名,不许;又请,曰“与韩翃”;有同姓名者,为江淮刺史;又具二人同进,批与“春城无处不飞花”之韩翃;此君诗也。始信。终中书舍人。
Re: 韦伯看到宇宙最深处,发现“大爆炸”似乎没有发生
一个台湾人的翻译,使我拜服
字君平,南阳人。家居。一日夜半,有客叩扉而请曰:旨除驾部郎中,知制诰。曰:误矣!客曰:制诰乏人,中书两进名,不许;又请,曰“与韩翃”;有同姓名者,为江淮刺史;又具二人同进,批与“春城无处不飞花”之韩翃;此君诗也。始信。终中书舍人。
Re: 韦伯看到宇宙最深处,发现“大爆炸”似乎没有发生
叔一直对这个所谓的大爆炸想不明白,宇宙按说是无限的,从空间到时间,否则就不是宇宙,而是宇宙的一部分,外面还有“宇宙”。这个狗屁大爆炸听着就像是解释不了的数据,用个万物开始来解释,那大爆炸前是什么?总不能什么都没有一直空着突然来个爆炸吧
Re: 韦伯看到宇宙最深处,发现“大爆炸”似乎没有发生
大爆炸本来就是时间和空间的起点,当然也就没有之前和外面这两个概念。
Burlingame 写了: 2022年 10月 6日 23:34 叔一直对这个所谓的大爆炸想不明白,宇宙按说是无限的,从空间到时间,否则就不是宇宙,而是宇宙的一部分,外面还有“宇宙”。这个狗屁大爆炸听着就像是解释不了的数据,用个万物开始来解释,那大爆炸前是什么?总不能什么都没有一直空着突然来个爆炸吧
Re: 韦伯看到宇宙最深处,发现“大爆炸”似乎没有发生
大爆炸才是bullshit么,这帮b力都统一不了,弄个大爆炸就能都糊弄过去了,所以让学数学的搞物理就是搞出一滩x。
If printing money would end poverty, printing diplomas would end stupidity.
Re: 韦伯看到宇宙最深处,发现“大爆炸”似乎没有发生
大爆炸的中心思想是反对神创论,这是政治观点。不是科学
x1

If printing money would end poverty, printing diplomas would end stupidity.
Re: 韦伯看到宇宙最深处,发现“大爆炸”似乎没有发生
如果真的有大爆炸,那么由爆炸中心看出去,相同距离外的星系的红移应该是一样的
如果韦伯看到不同方向,但同样距离的星系红移居然一样,按爆炸理论我们就在爆炸中心。这是不是很可怕?
如果韦伯看到不同方向,但同样距离的星系红移居然一样,按爆炸理论我们就在爆炸中心。这是不是很可怕?
Re: 韦伯看到宇宙最深处,发现“大爆炸”似乎没有发生
宇宙爆炸的速度比光速快还是慢?oldmo 写了: 2022年 10月 6日 23:19 https://www.sohu.com/a/579591881_120623883
在对韦伯最新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后,结果完全出乎天文学家的意料,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似乎没有发生!预印文本《arXiv》刊载了一项新研究论文[1],标题开头甚至写了“恐慌!(Panic!)”。
最关键的一个证据,甚至我们普通人都能发现。大家是否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黑白电视机,如果没有信号,或者转到没有台的频道,电视上就会出现满屏黑白相间的无规律“雪花”,这种雪花屏恰恰能证明宇宙大爆炸,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宇宙一开始非常致密,温度极高,所有物质都是处于纯能量的状态。随着宇宙不断膨胀,温度持续降低,宇宙中才有条件形成物质,以及不受束缚的光子。根据推测,在宇宙诞生38万年后,宇宙的温度变得足够低,光子与带电粒子退耦合,宇宙发出了第一缕光。
经过138亿年后,这些最古老的光子还在如今的宇宙中传播。但由于空间膨胀,这些光子的能量已经大幅衰减,波长拉长,变成了微波,充满整个宇宙。无论我们朝着哪个方向观测宇宙的最深处,最终都会看到这些微波,这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这些微波可以被电视机的天线接收到,呈现出来的就是雪花屏。据估计,雪花屏的1%来自于宇宙大爆炸的第一缕光,所以我们从某种意义上看到了宇宙大爆炸。
Re: 韦伯看到宇宙最深处,发现“大爆炸”似乎没有发生
我听说的解释是,宇宙膨胀就像吹气球,气球表面任意点向各方向观察到其它点离开的速度是一样的。ziyan 写了: 2022年 10月 6日 23:57 如果真的有大爆炸,那么由爆炸中心看出去,相同距离外的星系的红移应该是一样的
如果韦伯看到不同方向,但同样距离的星系红移居然一样,按爆炸理论我们就在爆炸中心。这是不是很可怕?
Re: 韦伯看到宇宙最深处,发现“大爆炸”似乎没有发生
你说这话,说明你的智商确实不行,脑子转不过弯来
假设地球对宇宙大爆炸中心速度为0,地球上观察各方向同一时间尺度的红移应该一样
之所以红移有各向异性,因为地球对宇宙爆炸中心有速度矢量
假设地球对宇宙大爆炸中心速度为0,地球上观察各方向同一时间尺度的红移应该一样
之所以红移有各向异性,因为地球对宇宙爆炸中心有速度矢量
ziyan 写了: 2022年 10月 6日 23:57 如果真的有大爆炸,那么由爆炸中心看出去,相同距离外的星系的红移应该是一样的
如果韦伯看到不同方向,但同样距离的星系红移居然一样,按爆炸理论我们就在爆炸中心。这是不是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