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她是保守派,洋务运动就不会发生。
慈禧这个人从来不是保守派,她照过相,她坐过火车,她接受过外国记者的采访,尤其照相机这个东西,咔嚓一响,白光一闪,冒着烟就把人的魂魄给收进去了。
当时中国人看这个东西就像看妖术一样,都躲得远远的,慈禧呢,却能玩的不亦乐乎。
要知道这个老太太她是没有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但是她敢于接受新鲜的事物。她没有听信大臣的人云亦云,而是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西方传过来的洋玩意儿,她都是第一个玩的。
这老太太潮着呢,她的本心是洋务派,她心里清楚的很,洋务派搞的这个军舰,大炮,大炮、铁路、电报这些都是好东西,可以保大清的江山。
保守派,那些都是什么玩意?以中信为假咒,礼仪为干鲁。立国之道不在技艺,不在技艺。他们所有的主张没别的,就是强调意识形态。慈禧很清楚这些东西毫无价值。
满清能够出现汉臣掌权,通过汉臣搞洋务实现一次中兴,表面上是恭亲王奕欣在推动,但最后能拍板的人还是慈禧。
咸丰是个很传统的清朝皇帝,他防汉的意识很强,后来是慈禧掌了权之后,才开始大量的启用汉人。慈禧在前期做了那么多事,所倚仗的就是这些汉臣,满蒙贵族已经完全不中用了。
所以汉臣,真正翻过身来是从慈禧开始的。像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这些人,慈禧是他们的总后台,但慈禧同时也是保守派的总后台。慈禧为什么一方面放手让洋务派做事,一方面又搞了一帮保守派来阻挠洋务呢?
如果熟悉中国历史,你就会知道,慈禧的一切操作都有一个专用名词,叫帝王心术。她既不是洋务派,也不是保守派,她是玩这两派的。
我把你们两派的矛盾挑起来,你们就得都依靠我都得被我拿捏,为的就是防止你们哪一派做大了,架空朝廷。这是传统政治的一个很有特点的现象。
在君主专制下,朝廷需要花掉大多数的资源来维持内部平衡,剩下的一小部分才能用到做事上。很多的时候我们说君主专治能够集中干大事,比如修长城、挖运河。
举个例子,如果实际成本是一块钱,那么你至少得需要准备出5块钱,为什么呢?因为其中的4块钱是用来内耗的,内耗成本是硬开销,而且是绝对不能省的那部分,不然你连个豆腐渣都干不成。
慈禧是洋务派还是保守派?
版主: Softf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