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订婚,四次结婚,12个娃——张大千:“再老也要谈恋爱”

包含原读书听歌看电影版、电视版、Food版、Travel版,以及其他生活娱乐相关版面。

版主: kazaawangwh

回复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954
帖子: 8255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两次订婚,四次结婚,12个娃——张大千:“再老也要谈恋爱”

帖子 wh(问号)楼主 »

https://new.qq.com/rain/a/20210213a0361x00

著名画家张大千是性情中人,他与二哥张善子一同创办“大风堂派”,以融重彩、水墨于一体的泼彩画享誉国际,被称为“东方之笔”,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当时被称为“南张北齐”或“南张北溥”。

对于这位艺术大家来说,爱情是不可缺少的心灵滋养。
因为感情丰富,他在初恋谢舜华病逝后出家为僧几个月,还俗后,娶过四任夫人,外面的“灵魂知己”更是数不胜数。
即使如此,张大千还是到处留情、不断迷恋新人,并因此被三位太太联手痛打了一顿,气得他抛妻弃子,逃离家庭,第二次出家当了和尚。
晚年,他由忠心耿耿的第四任夫人徐雯波陪同去了台湾,周游列国、相伴到老。
在张大千心中,徐雯波才是他真正的知己爱人。

1、未婚妻谢舜华病逝,张大千万念俱灰,出家为僧,法号“大千”

张大千出身于四川内江的一个书香门第,少年时,家中就为他跟姨母之女谢舜华订了婚。谢舜华是张大千表姐,比他大两岁,两人自小青梅竹马,一起玩耍,一起听二哥张善子上课,还一起挨过张善子的责打。

张善子是张大千二哥,与张大千大哥是一对双胞胎,后来大哥早夭,张善子就成了家中长兄,他酷爱绘画和武艺,曾任川军旅长、国务院参议等职,因性子耿直、仕途坎坷,回家闭门教弟弟读书,对张大千管束严格、费尽心血,张大千的一生事业,可谓都是二哥成就的。
张善子擅长画虎,后来曾向陈纳德将军赠画《飞虎图》,陈纳德便将自己的空军志愿队改名为“飞虎队”,并以此图制作徽章发给下属。

1916年,张大千与谢舜华订亲。
1917年,张善子前往日本留学,把八弟张大千也带在身边,让他去日本学染织技术和绘画,不料,1918年初,张大千在日本收到家信,得知谢舜华因干血痨去世。他闻讯悲恸万分,连夜赶赴上海,打算回内江吊祭未婚妻,可由于军阀混乱、兵荒马乱,他阻于兵燹,未能回川。

1919年春天,张家再次为张大千订了倪家姑娘为妻,倪家姑娘却在不久后得了精神疾病,变成痴呆,生活不能自理。

先后两次订婚都横遭意外,张大千深感人生无常、世事难测,沉浸于愁绪中。
1919年,他从日本完成学业,来到上海举办个人画展,百幅作品全部售完,一鸣惊人。而卖完画后,他竟来到松江禅定寺剃度出家,拜在住持逸琳法师名下,法号“大千”,准备终身不婚。

三个月后,他二哥张善子闻讯赶来,逼着他还俗回乡,与其母曾夫人的侄女曾正蓉完婚。婚后,张大千带着妻子又来到上海学习绘画。

2、一生心系十位女性,情史丰富

曾正蓉是传统女性,贤惠能干,读书不多,精通女红。
张大千与曾正蓉属于包办婚姻,婚后两年未育,他对曾正蓉也缺少热情,夫妻二人过着相敬如宾的生活,晚年时,曾正蓉曾叹息自己是“感情上被遗弃了的人”。

1922年,张大千在老家内江遇见了15岁的黄凝素,黄凝素是个小家碧玉,活泼美貌,很喜欢书画,一次看张大千画展时遇到了画家本人,张大千对她一见钟情,托人说媒,要将黄凝素娶回来当妾,黄凝素便不顾父母反对,进张家当二房。
图片

曾正蓉回忆,当时黄凝素进张家时,是由张大千牵着手进门的。张大千对她也很有感情,当时绘的仕女图几乎都以黄凝素为模特,张大千作画时,别人不能进他书房,而黄凝素却出入不禁,与张大千谈笑风生、共榷画艺。
图片
(张大千《红拂女》)

据张氏家谱载:黄凝素“善伺公意,甚得公欢。虽不善理家庭,而伺公书画,俾公点墨不遗。”
进门第二年,黄凝素生下一个儿子,后来陆续为张大千生了八个孩子,她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就由正妻曾正蓉帮忙照料。
张大千感到有些对不起曾正蓉,于是对曾正蓉恢复了热情,在与张大千结婚十年后,曾正蓉生下她唯一的女儿张心庆。
孩子多了,本来雅擅丹青的黄凝素,整天围着孩子转,变成了黄脸婆,不复从前清纯婉约的模样,也从张大千的画笔下渐渐消失了。
张大千曾痛心地对她说:“你怎么变成了这样?”而黄凝素的回答却是“孩子要吃饭了,我没空跟你多说。”

或许是心灵需要少女寄寓爱情、艺术需要爱情点燃火花,1927年,张大千在前往朝鲜交流时,爱上了语言不通的朝鲜侍女池春红。
图片
池春红能歌善舞、懂得绘画,张大千有意娶她为三姨太,于是将池春红照片寄给黄凝素,意在投石问路,结果被黄凝素断然拒绝了,张大千从此与池春红一年一度“鹊桥会”,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1934年秋天,张大千看中了北平天桥京韵大鼓艺人杨婉君,19岁的杨婉君高挑丰润,长得很像唐伯虎画中的美人,一双纤手白如凝脂,令张大千如痴如醉。
图片
张大千向家中提出,自己常年在外地会友和学画,而正妻曾正蓉和二姨太黄凝素都一心扑在家里照顾孩子,没人陪伴他生活起居,必须再娶个年轻会交际的女子,一来可以管顾他衣食,二来可以应付场面。

在他的坚持下,杨婉君成了他的三姨太,不久改名为杨宛君。
图片

他对杨宛君,一如当年对黄凝素那般宠爱,常以杨宛君为画中人,与她在书房里一呆就是半天。
黄凝素见张大千喜新厌旧,不甘被他冷置,常与他针锋相对发生冲突,两人感情渐生嫌隙。

3、欲娶女儿同学为四姨太,遭三位太太联手家暴,二度出家为僧

杨宛君来到张大千身边后,一直没有生孩子,在家地位并不如黄凝素,因此黄凝素勉强隐忍。
张大千第一次赴敦煌,由杨宛君相陪,第二次赴敦煌,由黄凝素相陪,两位夫人不畏艰苦,在沙漠中为他打点生活起居,照顾他两年七个月,才成全了张大千的艺术人生。
可没想到,几年后,张大千又开始招花惹草,要再次迎娶十几岁的少女。

1943年,张大千女儿张心瑞的同学徐雯波慕名来到张家,想求见张大千一面,张心瑞禁不住徐雯波苦苦哀求,带上这位女同学,忐忑不安地叩响了父亲的书房门。
图片
房门开后,44岁的张大千望着面前的14岁少女,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眉眼舒展、眼前一亮,仿佛又重新找到了爱情的感觉。
他带徐雯波参观自己的画室,精心讲解,望着面前美髯飘飘的大师,徐雯波心潮澎湃,没想到这个名满天下的大画家竟如此平易近人。
张大千热情邀请徐雯波常来做客,而当徐雯波提出要拜他为师时,张大千却拒绝了,原来他心底已经盘算着要把徐雯波变成自己的妻子。

见张大千对天生丽质的徐雯波如此垂爱,为人精明的黄凝素很快就察觉了二人之间的蛛丝马迹,对徐雯波深加提防,不让二人有单独共处的时刻。
而徐雯波为了避人耳目,索性以防空袭为由,邀请张大千到她家有防空洞的姑母家长住,张大千一口答应了,在徐雯波姑母家摆了张画桌,长期由徐雯波陪着作画。

事已至此,张大千为达到把徐雯波娶回家的目的,常常斥责、打骂曾正蓉、黄凝素、杨宛君三个太太。
黄凝素看在眼里,再也不愿忍耐,她向姐妹们说明情况,三个太太合计了一下,准备在张大千回家后,狠狠地教训他一顿。

张大千从徐雯波身边回家后,刚进家门,曾、黄、杨三个太太就一拥而上,围住年近五旬仍花心不改的张大师,厉声斥责他背叛家庭。
黄凝素性子最烈,越骂越是生气,顺手抄起桌上镇画纸用的铜戒尺,往张大千身上抽去,张大千奋力反击,铜尺一下子打中他的右手背,他痛得失声大叫,破门逃走,一夜未归。
这下子,三个太太反而乱了阵脚,后来听张大千徒弟说,大师已经出家当和尚去了,三个太太便带着子女们进山搜寻,第二天,才在一处山洞里发现了面壁打坐的张大千,而张大千一言不发、闭目不理睬家人,最终,众人把“罪魁祸首”黄凝素推出来,由黄凝素跪地请罪,张大千才以获胜者姿态重新回府。

4、二太太执意离婚,四太太陪伴终老

这次联手“家暴”,并没能打掉张大千气焰,他索性把与徐雯波同居的事情张扬开来,说徐雯波已怀有身孕,他必须娶她回家当四姨太。
图片

二姨太黄凝素再也不愿忍耐,坚决提出了离婚,还向张大千索要了一笔巨额赔偿,她已经40岁了,最好的年华全都献给了张大千,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背叛。
黄凝素不但自己要和张大千离婚,还劝说三姨太杨宛君也与张大千离婚,可杨宛君还盼望着张大千能在心底给自己留一席之地,没有答应。
张大千却以杨宛君身体有病为由,将她送回北平娘家静养,在送去几两金子、几担米和柴炭后,从此音讯断绝。

1946年,黄凝素和张大千离婚,她把八个孩子全都留在张家,自己和一个年轻几岁的牌友结婚,后来又生了孩子,虽然第二次婚姻也未必尽如人意,但她宁可抗争、宁可寻求独立,也不甘当弃妇。

1947年,48岁的张大千迎娶了18岁的徐雯波为四姨太。
二人的长女不久夭折,1949年,徐雯波生下了儿子张心健,张心健才七个月,张大千就准备离开大陆去台湾,但当时他只买到三张飞机票,除了他和徐雯波外,他还带上了自己与黄凝素生的幼女张心沛,把七个月的幼儿留在了四川。
图片
(徐雯波与子女)

徐雯波也知道自己就这样夺走曾正蓉的丈夫有些过分,她没好意思把儿子留给曾正蓉,而是托她娘家成都郫县钟家场一位姓钟的裱画匠抚养。

钟裱匠抚养了张心健三年,1953年初春,钟裱匠夫妇抱着三岁多的张心健来到张大千正妻曾正蓉家中,诉苦说:“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接到活了,实在是没钱抚养这个孩子,这孩子是张家的骨肉,现在还给张家。”
曾正蓉此时也生活困苦、没有经济来源,只能在街道合作组做些缝纫活维持生计,连女儿张心庆的大学学费都付不起,但生性善良的她却接受了张大千与徐雯波的儿子,把他抚养成人。
张心健成年后到成都铁路局当电工,爱上了一位漂亮的邓姑娘,因此受到既是自己上司又是情敌的人排挤打击,失恋后卧轨自杀。

此时曾正蓉已经病逝,张心健后事由曾的女儿张心庆料理,而远在海外的张大千并不知道此事,还在遗嘱中为张心健留了一份财产。

图片
徐雯波后来又生一子张心印,她追随张大千一生,从内地到台湾,由台湾到香港,由香港到印度大吉岭,再到巴西的“八德园”、美国的“环荜庵”,最后定居台湾外双溪的“摩耶精舍”,直到1983年张大千因心脏病去世,相伴近四十载,陪他走到了最后。

张大千临终前,将94%的遗产都留给了徐雯波,其他夫人和子女共同继承他剩下的6%财产。

张大千个性不羁,他曾说:“人生啊,再老也要谈恋爱……”

一生热爱自由的张大千,到底在徐雯波身边尘埃落定。
fhnan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2024年度优秀版主
帖子互动: 553
帖子: 1227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9日 00:50

Re: 两次订婚,四次结婚,12个娃——张大千:“再老也要谈恋爱”

帖子 fhnan »

名人的好色无厌就是个性不羁
买买提纪检委书记 sex版版主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954
帖子: 8255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Re: 两次订婚,四次结婚,12个娃——张大千:“再老也要谈恋爱”

帖子 wh(问号)楼主 »

fhnan 写了: 2022年 11月 10日 12:51 名人的好色无厌就是个性不羁
尤其是艺术家,需要灵感 :D
我觉得二太太最漂亮。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954
帖子: 8255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Re: 两次订婚,四次结婚,12个娃——张大千:“再老也要谈恋爱”

帖子 wh(问号)楼主 »

再翻个张大千的幸福生活,和白居易pk一下 ;)
头像
liufanghe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231
帖子: 2574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18日 22:37

Re: 两次订婚,四次结婚,12个娃——张大千:“再老也要谈恋爱”

帖子 liufanghe »

😄
“Information is power. But like all power, there are those who want to keep it for themselves.” ― Aaron Swartz

在新水木看到的有哲理的回答
月收入 1 万是个什么样的水平?拿的人能接受,看的人说 “活不下去” 的水平。
可怜的美华。上半辈子折腾美国签证,下半辈子折腾中国签证。
BCQ1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878
帖子: 14819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9日 19:45

Re: 两次订婚,四次结婚,12个娃——张大千:“再老也要谈恋爱”

帖子 BCQ1 »

题诗一首

古有白居易
近代张大千
一个不结婚
雏鸡玩遍天
一个爱结婚
美女要吃鲜
可怜现代人
廉颇萎缩男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954
帖子: 8255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Re: 两次订婚,四次结婚,12个娃——张大千:“再老也要谈恋爱”

帖子 wh(问号)楼主 »

BCQ1 写了: 2023年 3月 23日 16:45 题诗一首

古有白居易
近代张大千
一个不结婚
雏鸡玩遍天
一个爱结婚
美女要吃鲜
可怜现代人
廉颇萎缩男
哈哈。也不可怜。不是所有的男人都见异思迁。有的人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安稳也是福,哈哈。
emtf
见习点评
见习点评
帖子互动: 118
帖子: 1726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21:53

Re: 两次订婚,四次结婚,12个娃——张大千:“再老也要谈恋爱”

帖子 emtf »

齐白石好像也类似?
大概80多还娶不到20岁的少妻生子
shanghaibaba(没有)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975
帖子: 160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31日 18:08

Re: 两次订婚,四次结婚,12个娃——张大千:“再老也要谈恋爱”

帖子 shanghaibaba(没有) »

这个老东西,对中国艺术实际上是害处大过好处。
敦煌艺术博物馆馆有个流传的梗,就是:唐朝的壁画被宋朝人给毁了,宋朝的壁画被张大千给毁了。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954
帖子: 8255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Re: 两次订婚,四次结婚,12个娃——张大千:“再老也要谈恋爱”

帖子 wh(问号)楼主 »

emtf 写了: 2023年 3月 24日 23:08 齐白石好像也类似?
大概80多还娶不到20岁的少妻生子
牛!话说叶芝的诗里说年轻时喜欢追求精神的东西,老了反而生理欲望更强。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BMIEHJK05487VPQ.html
齐白石传奇的婚姻 ,八十多岁能让媳妇怀子,九十多岁仍要娶妻

……齐白石的婚姻无比浪漫传奇。早在12岁通过拜堂娶得“童养媳”身份的陈春君,直到齐白石19岁两人才同房,与她先后育有子女5人。

齐白石57岁时,娶了18岁的胡宝珠为妻。移居北京以后,宝珠又生了7个孩子,第七个孩子良末是在齐白石78岁时所生,齐白石自以为是最后一个孩子,所以取名良末,没想到83岁时,宝珠又怀孕了,在生第8个时却因高龄难产逝世。次年,老人又闹着娶了一护士为妻。

白石老人83岁生孩子,85岁要续弦,92岁仍喜欢看漂亮美眉,93岁吵着要结婚,难怪曾为白石老人修年谱的胡适惊叹老人精力旺盛。

白石老人不是好色之徒,生理上天赋异秉以及多情爱美的艺术家本质,加以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动,以至晚年才会有一些风雨传说出现。

其实,白石老人在他83岁,胡宝珠(去世时42岁)夫人难产去世前,他的性爱生活非常单纯,而且和他的婚姻生活是一致的。齐白石一生只结过两次婚,第一次是12岁时经过“拜堂”仪式而娶进一位童养媳,19岁时“圆房”,这是他的元配夫人陈春君,后来,白石57岁的时候,为了艺事发展,离家迁寓北京,陈春君留守湖南老家,不能随待,遂为他物色到“副室”胡宝珠,服侍他在京生活;如此过了23年。白石80岁的时候,元配夫人陈春君去世,次年,白石决定“立胡宝珠为继室”。

宝珠夫人去世后的第二年,84岁的白石老人不耐孤寂,有意续弦,朋友为他介绍曾任北京协和医院护士长的夏文珠,老人一见十分满意,决定结婚,却遭到儿女们的强烈反对,老人无奈,只好和夏文珠协商,以护士名义留下来,做一位“有实无名”的白石夫人。夏文珠到齐家的时候,大约四十四五岁,身材高挑,面容姣好,又有文化,极得老人宠爱。仍在台湾定居的白石老人女儿齐良怜描述:“……不出我们所料,她看出父亲喜欢她,慢慢的竟左右了父亲的意见,父亲从此对我们子女儿媳的印象,渐渐凭她的观感而转变,门客买画的否诺,也都由她做了主张,还需按每尺画的润例加收一成归她所有。我父亲对她,真可说是言听计从,我们都因看在父亲的份上,不好说什么,只是一家人的生活受了这个影响而涣散了……” 夏文珠持宠而娇,时常对老人发小脾气闹别扭,一次夏文珠闹别扭后回了娘家,老人叫良怜陪他到北京前门外夏家去找夏文珠,夏文珠的母亲来应门,据齐良怜说:“夏母比白石老人还年轻许多,但白石老人见到夏母后,马上在她面前跪下,说:‘请让文珠回到我身边来吧!’”齐良怜见状眼泪马上流了下来。夏文珠进到齐家七年之后,大约在1951年春,有一天,夏文珠和老人闹了别扭负气出走了,老人起初并未在意,可是,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夏文珠竟然没有回来。

夏文珠离去后,经过好一番折腾,同乡介绍一位伍德萱女士继任,据张次溪说,伍德萱原藉江苏武进,她的父亲一向在湖南做事,她是在长沙长大的,和白石老人有点世交,伍女士文学很有些根底,他用了聘书,聘她为秘书,还给取了个别名,叫做伍影,这位伍女士究竟是单纯的护士,还是如同夏文珠一样,以护士为名,却是居住在一起的,人们不得而知。

伍德萱可能也是自己离去了,已经93岁高龄的齐白石闹着让家人再给他找,按理说家人给你物色个四十多岁的配你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头足够了吧?他偏说太老了,然后找了一位22岁的姑娘他才满意。可是还没有办喜事儿老爷子就去世了。

齐老爷子简直是让男人羡慕得不得了,从木匠变成一代画匠是励志的典范,八十多岁仍然能让妻子生孩子,九十多岁仍爱漂亮的小妹妹。爱情、事业双丰收,而且还很长寿,这不是想要就能有的。

1941年,齐白石原配夫人陈春君在湘潭老家去世,齐白石悲恸欲绝,在老妻灵前哭得死去活来,并撰挽联:怪赤绳老人,系人夫妻,何必使人离别;问黑面阎王,主我生死,胡不管我团圆。

又作了一篇祭文,叙说我妻一生贤德,留备后世子孙,观览勿忘。”

陈春君一生为齐白石生了五个孩子,长子良元,次子良黼,三子良琨,长女菊如,次女阿梅。她于1940年去世,比齐白石早故去17年。齐白石在《白石老人自述》中对她的回忆并不很多,但每有文字,必定深情。六十年的陪伴,早已过了金婚,而以钻石相喻了。记住齐白石,也请记住陈春君。
shanghaibaba(没有)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975
帖子: 160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31日 18:08

Re: 两次订婚,四次结婚,12个娃——张大千:“再老也要谈恋爱”

帖子 shanghaibaba(没有) »

隔壁老王笑而不语
wh(问号)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wh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954
帖子: 8255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00:07

Re: 两次订婚,四次结婚,12个娃——张大千:“再老也要谈恋爱”

帖子 wh(问号)楼主 »

shanghaibaba 写了: 2023年 3月 24日 23:29 这个老东西,对中国艺术实际上是害处大过好处。
敦煌艺术博物馆馆有个流传的梗,就是:唐朝的壁画被宋朝人给毁了,宋朝的壁画被张大千给毁了。
嗯,敦煌因他而火,敦煌的知名度是他打出来的。他也为了看内层的唐画,打掉了外层的宋画和其他的晚期壁画。折中的说法是当时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不强,他也有他的私心和局限性。也有替他辩护的说外层的画早已破损。或者说表层的画主要起覆盖和保护作用,比如废除佛教运动的时候;艺术价值不如内层的画高。
以前去敦煌时,记得石窟里面非常暗,壁画都看不清。塑像还好一点。还记得导游说那里风沙大,土质疏松,再加上游人多,可能再过多少年就看不到这些壁画了。当时日本人投资在莫高窟旁边做一个复制馆,准备建成后就让游人进馆看复制品,莫高窟封存起来。不知后事如何。
shanghaibaba(没有)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975
帖子: 160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31日 18:08

Re: 两次订婚,四次结婚,12个娃——张大千:“再老也要谈恋爱”

帖子 shanghaibaba(没有) »

wh. 写了: 2023年 3月 25日 01:03 嗯,敦煌因他而火,敦煌的知名度是他打出来的。他也为了看内层的唐画,打掉了外层的宋画和其他的晚期壁画。折中的说法是当时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不强,他也有他的私心和局限性。也有替他辩护的说外层的画早已破损。或者说表层的画主要起覆盖和保护作用,比如废除佛教运动的时候;艺术价值不如内层的画高。
以前去敦煌时,记得石窟里面非常暗,壁画都看不清。塑像还好一点。还记得导游说那里风沙大,土质疏松,再加上游人多,可能再过多少年就看不到这些壁画了。当时日本人投资在莫高窟旁边做一个复制馆,准备建成后就让游人进馆看复制品,莫高窟封存起来。不知后事如何。
说敦煌因他而火,这个夸大了。
敦煌这种东西,有没有他,都会火的。
如果不是他打掉宋画,留到现在的话,搞不好真的能无损剥离,把原来的宋画和唐画都分离出来。
他干这个事情的当时,应该能想到以后技术会更进步。

至于说表层的画起保护和覆盖作用,这就纯扯淡了。宋朝人不会想到将来人居然有技术能分离覆盖的壁画。
但张大千应该能想到。因为张大千当时这些技术已经有雏形了。
回复

回到 “书歌影视美食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