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前出台了新的网络评论审查规定,首次将“点赞”视作评论的一种。审查专家指出,这意味着网民可能因点赞的内容而受到来自平台或当局的惩罚。
这份由中国网络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将在12月15日正式生效,取代2017年的旧版本。新版《规定》细化了评论审查的职责分工,明确指出公众账号必须主动审查网民留言。
近两年来,中国一直在逐步增加审查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上的言论,打压财经自媒体,整治“饭圈”。今年,“清零”政策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连任引发了许多网民的不满和愤怒。但在愈发严格的网络审查之下,这些批评的声音最终都被消失。
中国数字时代编辑、前微博审查员刘力朋告诉美国之音,此次出台的审查新规标准化了许多已经在使用的审查手段,但考虑到严格执行这些审查规定将消耗大量资源,他质疑该《规定》的实际操作性。
点赞“不良信息”或被追责
新版《规定》首次将“点赞”定义为评论方式的一种:“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以及其他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网站平台,以评论、回复、留言、弹幕、点赞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规定》要求“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举报受理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并向网信部⻔报告”。
这意味着点赞正式成为各平台内容审核的一部分。
“对点赞的审查并不像对帖子的审查需要挨条去过,但你既然把它纳入审查,那它就是可以被追责的,”刘力朋分析说。“点赞也算评论的话,那肯定会有‘点赞罪’。”
至于这样的审查可能会如何实施,他用不久前微博上一条批评习近平的热门贴文做假想案例。
这条评论出现在11月2日“北京头条”发布的一条新闻下。这条新闻报道说北京一女子因违反防疫规定,导致2700多人被管控。新闻下,一个名叫“毕达哥拉斯的远房亲戚”的用户评论说:“北京一男子致14亿人受长期管控。”
许多网民意识到了这是对习近平“清零”政策的批评,点赞并转发了该评论。
这条评论很快被审查。“北京头条”关闭了该新闻下的评论区。账号“毕达哥拉斯的远房亲戚”因“被投诉违反《微博社区公约》的相关规定,现已无法查看”。
刘力朋表示,在“点赞”成为审查的一部分后,被惩罚的将不只是评论者的账号,点赞这条评论的上百名微博用户都有可能受到追责。
2017年的《规定》已经要求各平台对用户采取“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措施。新版《规定》则对如何落实“实名制”给出了具体方式,包括使用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
刘力朋认为,在新《规定》下,“实名制”可以被用来帮助审查“点赞”。
他说,由于“点赞”在过去不算做一种“内容”,在一些平台上,使用者可以在不登陆或尚未经过实名认证的情况下进行点赞。
“也许在一些不需要登录就可以点赞的新闻客户端里,你可以制造出一些非常不符合官方意见的高赞评论。但以后就都不允许了。如果每一个赞都可以被追责,那必须得是一个经过了实名认证的账户才可以做这个操作,”刘力朋说。
对中国当局来而言,追责“点赞”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一些使用推特等中国“网络防火墙”外社交媒体的用户曾因评论、转发、点赞批评中国政府的言论而被警察逮捕。
中国网络审查新规,对网友点赞进行追责问罪
版主: min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