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2025年10月22日讯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广元市文物局在广元市昭化区的一处考古发掘点中,发现一座保存完整、规模宏大的商朝晚期贵族墓葬。更令人震惊的是,考古人员在墓室结构中发现的大量巨型木材,经过初步鉴定,竟全部来自印缅亚热带地区,为该地区特有树种——缅甸黄心楠(Cinnamomum tamala)。
该墓葬坐落于嘉陵江上游一处缓坡台地,地理位置隐蔽。初步测定墓主生活于公元前1100年前后,属于商朝晚期。墓室整体采用竖穴土坑木椁结构,椁室四壁和顶板均由厚达半米的巨木堆叠而成,保存状况极为良好。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志强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目前在中国西南地区首次发现使用外来进口木材建造的大型商朝贵族墓葬。这些巨木通过碳十四测年和木材年轮比对,明确产地位于今日印度东北部与缅甸交界山区。”
据悉,缅甸黄心楠是典型的热带珍稀木材,不仅质地坚硬、耐腐耐湿,而且具有极高的抗虫性和香气保留性,在古代被视为“神木”。其在商代广元地区墓葬中的大量使用,意味着当时中国西南与南亚之间可能已存在远超预期的跨区域交流网络。
考古队还在墓中出土了青铜礼器、玉器、贝币等文物百余件,其中部分青铜器铭文显示墓主或为一位掌管祭祀和军政事务的重要人物。尤为罕见的是,墓中还发现数件带有异域风格的金饰与染织物品,进一步佐证了其与外部文化的交流联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倩教授指出:“这项发现有力打破了过去‘商文化活动范围主要集中于中原’的传统认知。它提示我们,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西南已经可能是跨区域交流的重要节点,甚至涉及海陆多元通道。”
目前,该墓葬已被列为四川省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关考古与研究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