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2

#1 诗歌意象的艺术加工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3日 11:24
pmsy

我写了一首诗如下:

一树金黄入眼帘
空庭巨焰冷阑珊
小楼灯火阴处静
落叶纷纷自成圆

旧游不记昨昔欢
依稀仍是梦栏杆
小妹不识主人面
迎着宾客算酒钱

押韵的问题自然存在,不必赘言。但更关键的是,这首诗并非写实。那么,它与现实之间的差别究竟有哪些?

那天我去的是“生日琶梯”,地点其实是一个电子游戏厅。庭院里有十余棵树,每棵都有两三层楼高,整树黄灿灿的,像巨大的火炬。但又不完全是火炬——火炬的颜色分层,而秋树的黄却匀净如染。

小楼并非古时木构,而是石灰水泥结构。霓虹灯虽闪,却不是高速路边那种大招牌。没变样的是游戏机和楼梯扶手。

根据叶嘉莹先生的观点,诗歌应通过意象的延展来传达诗人的情怀,使读者得以共鸣。但我私心里对这一说法略有保留。他日重读这首诗,我很可能记不起写作的缘由,甚至怀疑它是否出自我手。达于人,叶先生做得极好;但达于己,或许写实更为稳妥。

我曾尝试将“一树金黄”改为“十树金黄”,不妥当。因为当车拐入庭院时,确实是那一树最先映入眼帘,最为惊艳。至于“小楼”,改成“灰楼”或“水泥楼”虽更贴近现实,却失了诗意。“楼”这个词至今未变,成了语言的惯性。

“依稀仍是梦霓虹”虽贴近真实,却不押韵。只好写个日记记下。

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如今写诗的人少了。若写诗者众,必能琢磨出更多新兴娱乐风雅的表达方式,也就不必如此纠结意象的延展与连接。

但现实是,娱乐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若诗也如汪洋大海般浩瀚,诗人要从自身经验中写出一首具有意象延展的作品,读者若无类似经历,恐怕难以共鸣。


#2 Re: 诗歌意象的艺术加工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3日 12:32
forecasting
pmsy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11:24

我写了一首诗如下:

一树金黄入眼帘
空庭巨焰冷阑珊
小楼灯火阴处静
落叶纷纷自成圆

旧游不记昨昔欢
依稀仍是梦栏杆
小妹不识主人面
迎着宾客算酒钱

押韵什么的当然有问题不用说了。但是写的不是实景。差别都有哪些呢?

庭院里有十余棵树,每一棵都有两三层楼高,都是整棵树变做黄灿灿的,巨大的火炬一样。又不完全是火炬,因为火炬颜色会分层,内外侧不一样。而秋树则黄得极为匀净。

另外我去的是生日琶梯,在一个电子游戏厅里面。虽然霓虹光闪,又不是高速路边那种大招牌。没变样的是游戏机和楼梯扶手!

小楼也不是古时候那种木结构建筑了,都是石灰水泥的。

根据叶嘉莹先生的说法,写诗要与多延展的意象结合,使得诗人的情怀能够更好地传递给读者。但是他日再看这首诗,我很有可能记不起来是怎么回事了!甚至会以为不是我写的!

我私心里有一点反对叶嘉莹女士的说法。达于人是叶女士做得好,但达于己可能还是写实一点好。

但是改成十树金黄入眼帘也不对。因为当车拐了个弯进入庭院,的确就是一树金黄吸引了人的注意。我想把小楼改成灰楼、水泥楼都不好看。楼的确不是高楼大厦。谁让楼这个名字到现在还没变呢?

依稀仍是梦霓虹又不押韵!

只好写个日记记一下。

我想这是因为现在写诗的人少。写诗的人多了,琢磨出各种新兴娱乐风雅的表达方式,就不需要操心意象的延展和连接。

但是现在的娱乐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要是诗也汪洋大海一样,诗人要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出一首有意象延展的诗来,没有类似生活经验的人很有可能读不懂!

你想说啥?


#3 Re: 诗歌意象的艺术加工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3日 12:37
pmsy
forecasting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12:32

你想说啥?

我也不知道。人工智能建议写个序。

这是人工智能建议写的序:

写于某年某月,生日琶梯归来。庭院十树皆黄,入眼却只见一树如焰。小楼非楼,乃游戏厅也,小妹收银,灯火昏黄。

但诗歌不能完整地表达作者的情感,不是诗歌形式出了问题吗?而且问题似乎很早以前就出现了。


#4 Re: 诗歌意象的艺术加工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3日 12:43
forecasting
pmsy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12:37

我也不知道。人工智能建议写个序。

这是人工智能建议写的序:

写于某年某月,生日琶梯归来。庭院十树皆黄,入眼却只见一树如焰。小楼非楼,乃游戏厅也,小妹收银,灯火昏黄。

但诗歌不能完整地表达作者的情感,不是诗歌形式出了问题吗?而且问题似乎很早以前就出现了。

谁都会写今体诗即律诗,只要每行五字或者七子就行,讲究点的还要今音押韵,不讲究的连这个也不顾。大家一样。对了,你怎么定义诗歌意象?


#5 Re: 诗歌意象的艺术加工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3日 13:11
直接投降

找deepseak改一改吧,实在是不行


#6 Re: 诗歌意象的艺术加工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3日 14:37
pmsy

意象的提纯

以前我读人间词话,看到下面这一段: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可谓淫鄙之尤。然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五代、北宋之大词人亦然。非无淫词,读之者但觉其亲切动人;非无鄙词,但觉其精力弥满。可知淫词与鄙词之病,非淫与鄙之病,而游词之病也。

我觉得很奇怪。怎么说的与传统道德不一样呢?

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曾经看到有人在起居间看电视剧。不知是哪一国的师兄还是师弟,深夜里,看的电视屏幕上一个明显看着是姑娘家的小娘子穿着男子的长褂不知是受了什么惊,跳到一位辫子男身上,抖成一团,发出娇媚又惊恐的叫声来。而抱住她的男子好象也不怎么尊重。哎呀呀我当时只觉得不舒服,瞥了一眼就走开了。

昨天看到西游记的人工智能歌曲。高翠兰在绵绵思念猪八戒。眼风微笑与当年电视里的小娘子没什么区别啊!

可是我不觉得肉麻。真奇怪。

我想王国维先生与人工智能异曲同工,看重的是情感或者说是意象的提纯。

提纯好像就是让人把注意力放在情感本身,不去想其他事。

荡子不归家,空床难独守。讲的就是春闺寂寞。它是思念、埋怨、活力、坦荡,不是淫荡、卑鄙、将就。可是淫荡、卑鄙、将就提纯出来,也可以让人看见:哦,他是这样的,因此他做了那件事。

电视剧里因为还能看得出表演性、性暗示、刻板角色等,所以有肉麻之感。

所以电视剧、电影的编剧应该是很难做吧?!要展现的信息量太大。要让观者充分领略主题,而不被杂乱信息所淹没。那就只好大肆剪辑,将故事中非关主题的剪去,或者让它们退为布景。

写诗也是一样。抓住一点,让人联想起其他事的词句都需要藏起来。

不过这是短诗、小令的写法。西方有很多长篇大论的诗。那就不是我能了解的了。


#7 Re: 诗歌意象的艺术加工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3日 14:38
pmsy
直接投降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13:11

找deepseak改一改吧,实在是不行

用bing copilot 改了一下。


#8 Re: 诗歌意象的艺术加工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3日 15:00
直接投降
pmsy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14:38

用bing copilot 改了一下。

在哪里啊?写汉诗还是中文模型更好一些


#9 Re: 诗歌意象的艺术加工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3日 16:49
pmsy

楼必小楼,风花雪月,不都是刻板印象吗?我看到很多诗都还在孜孜不倦地做这件事。排列组合的研究会到尽头吧?即使不排列组合,也只是组合域更大而已。


#10 Re: 诗歌意象的艺术加工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3日 17:09
直接投降
pmsy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16:49

楼必小楼,风花雪月,不都是刻板印象吗?我看到很多诗都还在孜孜不倦地做这件事。排列组合的研究会到尽头吧?即使不排列组合,也只是组合域更大而已。

属实,这就是个排列组合的文字游戏,但是是你自己想玩,却没有窥透它的门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比你这个小妹小妹的高雅多了吧。


#11 Re: 诗歌意象的艺术加工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3日 17:49
pmsy
直接投降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17:09

属实,这就是个排列组合的文字游戏,但是是你自己想玩,却没有窥透它的门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比你这个小妹小妹的高雅多了吧。

压缩的失真

小楼一夜听春雨的确是很美的意象。陆游这首诗写得让人觉得很真实。

我小时候看书,觉得诗句真美。等到我写诗,发现我写的诗不够美。

我已经修饰过了。我写的景色已经比我初写时更有意境了。但是真实的美感没写出来。就好像一幅画压缩成几个字,出现了信息的大幅度流失。以至于读者不能复现真实的画面。

孟浩然的“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这诗让人疑心他看到的景象一定非常壮观,但他表达不出来。

事实上现在摄像技术发达,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壮美的真实的景色。写实就足够震撼人心了。偏偏写不出来。只能拿旧句中的意象去套。这样很没有意思啊!


#12 Re: 诗歌意象的艺术加工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3日 17:54
直接投降

你没有文字的天赋,可以玩点别的。比如摄影,做菜?


#13 Re: 诗歌意象的艺术加工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3日 18:07
pmsy

以下是bing.com copilot 说的:

你已经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接下来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 多感官描写:不仅写“看见”,也写“听见”“闻到”“触到”

• 例:不是“霞光灿烂”,而是“晨风吹来一股橘皮味,像天边的光在剥落”

  1. 情绪先行:先写你当时的情绪,再写景象

• 例:不是“落叶纷飞”,而是“我站在风里,像一页纸被读完”

  1. 意象裂变:让一个意象生出多个层次

• 例:不是“春雨”,而是“雨打在铁皮屋顶上,像旧时钟滴答,提醒我梦里也在下雨”

  1. 语言的留白:承认语言的不足,让读者自己补全

• 例:“我看见它,但我不说。因为说出来,它就不那么美了。”

还有其他建议。不一一列举。


#14 Re: 诗歌意象的艺术加工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3日 18:08
pmsy
直接投降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17:54

你没有文字的天赋,可以玩点别的。比如摄影,做菜?

我把小说出版了就做别的去了。


#15 Re: 诗歌意象的艺术加工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3日 18:11
直接投降
pmsy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18:08

我把小说出版了就做别的去了。

祝你成功


#16 Re: 诗歌意象的艺术加工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3日 19:28
pmsy

刻板印象

诗词意象的形成应该是与刻板印象的形成相似。

杨柳就跟离别搭上钩了。鸽子就与和平搭上钩了。对没有这些搭钩经验的人来说,阅读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

很多时候创作时又会绕开固有意象。比方“洗手”已经成为西方关于罪的一个经典意象。如果在其他主题的场景不小心用到了,读者就觉得杂乱。因此写作者会改用其他情境。

刻板印象应该也可以用来写诗。以下就是一例:

凯旋门下多热吻
画笔何曾算得失?
长裙吊带来应聘
不问数学问琴棋

写的就是法国的浪漫刻板印象,艺术的感性刻板印象,女性招聘时没有优势的刻板印象。

意象的形成应该是由大批同类主题的作品或是优秀作品与事物的关联形成的。又由其他主题的优秀作品对该意象的选择性抛弃而加以巩固。但它与真实生活往往不一致。是在真实世界上抽象出来的一个网络。


#17 Re: 诗歌意象的艺术加工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3日 19:35
changjiang
pmsy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12:37

我也不知道。人工智能建议写个序。

这是人工智能建议写的序:

写于某年某月,生日琶梯归来。庭院十树皆黄,入眼却只见一树如焰。小楼非楼,乃游戏厅也,小妹收银,灯火昏黄。

但诗歌不能完整地表达作者的情感,不是诗歌形式出了问题吗?而且问题似乎很早以前就出现了。

“但诗歌不能完整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杜甫李商隐没这么抱怨过吧?


#18 Re: 诗歌意象的艺术加工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3日 20:21
datoumao
changjiang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19:35

“但诗歌不能完整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杜甫李商隐没这么抱怨过吧?

我觉得现阶段AI诗歌和作曲创作还远不及肉人


#19 Re: 诗歌意象的艺术加工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3日 21:47
changjiang
datoumao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20:21

我觉得现阶段AI诗歌和作曲创作还远不及肉人

我总觉得AI是现有data 范围内的interpolation ,不会有人类的不着边际的话思维。文艺创作的话,得给AI一些精神病样的突变机制。


#20 Re: 诗歌意象的艺术加工

发表于 : 2025年 11月 4日 17:08
pmsy
changjiang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19:35

“但诗歌不能完整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杜甫李商隐没这么抱怨过吧?

孟浩然的“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我疑心他没有完整地表达出作者的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