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彻也母亲首次出庭作证:称捐款给“统一教”比孩子上大学更重要

对应老买买提的军事天地,观点交锋比较激烈,反驳不留情面,请作好心理准备。因为此版帖子太多,所以新帖不出现在首页新帖列表,防止首页新帖刷屏太快。


版主: Softfist

回复
头像
foofy(自带干粮五毛)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546
帖子: 18067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10日 01:38

#1 山上彻也母亲首次出庭作证:称捐款给“统一教”比孩子上大学更重要

帖子 foofy(自带干粮五毛)楼主 »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5 ... 6986.shtml

山上彻也母亲首次出庭作证:称捐款给“统一教”比孩子上大学更重要

李琪

分享到: 933
2025-11-14 11:21:53字号:A- A A+来源:观察者网
对2022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案的审理,目前已进入辩护方举证阶段。当地时间11月13日,嫌疑人山上彻也的母亲作为辩方证人出庭作证,透露自1991年起,在“统一教”的持续劝说下,陆续将丈夫身故保险赔款、变卖家族企业与住宅捐献给教会,总计高达约1亿日元。她在庭上承认:"当时认为捐款比儿子上大学更重要。"辩方主张,这一长期家庭经济困境是引发山上作案动机的关键因素。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自11月13日起,审理进入辩方举证阶段。山上彻也的母亲以“辩护方证人”身份出庭应讯。外界普遍认为,她长期参与宗教活动并进行大额捐款,导致家庭经济状况严重恶化,而这一点被视为山上彻也人生悲剧的重要诱因。

山上彻也此前供述,其行凶动机源于“对世界和平统一家庭联合会(原‘统一教’)的怨恨”,而他将此怨恨的根源,直接指向了自己的母亲。

中国反邪教网介绍,“统一教会”全称“世界基督教统一神灵协会”,1999年更名为“世界和平统一家庭联合会”,由韩国人文鲜明(1920年-2012年9月)1954年在韩国釜山创立。后来,该教会在日本等多国发展,由于深陷“诈骗”“洗脑”等争议,1997年在中国被列为“邪教”。

对此,山上彻也的母亲在出庭作证时称,“事发之后,我本应第一时间致歉,却迟迟未能付诸行动。”她随后郑重表示,“或许前首相(安倍)此刻正在现场聆听着这一切,我想在此,向他及其夫人安倍昭惠女士,由衷地谨致哀悼与歉意。”据报道,她出庭时站在法院方面提前准备好的屏风后,与山上无法直接对视。

在被辩方律师问及“目前信仰何种宗教”时,山上彻也的母亲回答称,她信仰“统一教”。据《朝日新闻》报道,在听到这一回答后,山上彻也短暂抬头看向母亲的方向,但由于两人之间有屏障,他无法直接看到其母亲。随后,山上彻也再次低下了头。法院方面表示,这是自事件发生以来,山上彻也和母亲首次“面对面”。

图片
嫌疑人山上彻也听取母亲(屏风内)证言 读卖新闻

山上的母亲回忆称,山上彻也的父亲因抑郁症和酒精依赖,在山上彻也4岁时自杀。她的长子患有肿瘤并失明了右眼。正是在这段最为艰难的时期,“统一教会”的信徒们开始频繁出入他们的家门。

她透露,”信徒们曾问及家中的先祖,并表示这是因为人类自甘堕落,导致上帝的救赎未能顺利完成”,而这套说辞精准地切中了她的丧夫之痛与为母之忧。谈及自己的入教经过,她回忆1991年8月,她在家中接待了一名女性信徒后,便捐出了2000万日元。紧接着次年3月,她再次捐赠了约3000万日元,而这些钱基本上都来自丈夫的身故保险赔偿。她认为,长子的眼疾和其自杀倾向是促使她进行如此巨额献金的“主要原因”。

此外,她还在教团的劝说下,购买了画作、陶罐等物品。山上彻也祖父留下的公司和自宅也被卖掉,捐赠的总额最终达到约1亿日元。

“生活会越来越艰难,你没想过这一点吗?”辩护律师继续追问,但这名母亲却淡淡地回答道,“我想应该有别的出路吧。总之,比起孩子(山上)上大学,捐款更重要。”

实际上这并不是她第一次表明类似态度,另据日本TBS电视台10月底的独家采访,在庭审阶段正式开始前,山上彻也的母亲在谈及儿子的命运时表示深感痛心,甚至一度产生“如果自己不是他的母亲就好了”的念头。但她认为,无论是家庭不睦、长子长期患病、次子刺杀前首相,还是世界上发生的战争等种种不幸,都是因为“人从神那里坠落”所致。她表示,“听到这个解释后,内心终于得以释然。”至于为何坠落、如何坠落,以及该如何应对,她表示,“能够解释清楚并告诉人们该如何做的,只有神。”

另据日本《读卖新闻》此前报道,辩护方要求山上彻也的母亲以辩护方证人身份出庭,意在向法庭表明,其母向教会的大额献金所导致的家庭困境,是引发本案的关键因素。这种将家庭内部悲剧与政治暗杀动机相联系的辩护策略在日本司法史上极为罕见,这也在表明,“被告家庭背景”正成为日本法院、控辩双方乃至日本全社会舆论共同关注的焦点。

山上彻也的辩护团队首席律师古川雅朗在采访中强调,“我们并非为枪击行为开脱,而是希望社会正视宗教相关受害者所承受的绝望。”

2022年7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市街头为参议院选举助选演讲时,被山上彻也从背后开枪击中胸部和颈部,送医后因动脉损伤失血过多不治身亡,山上彻也在现场被捕。同年10月,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指示文部科学省对原“统一教”展开调查,但随着调查深入,该组织与政界的关联逐渐浮出水面,继而引发自民党“黑金”风波,最终导致自民党党内多个派系于2024年1月相继被迫解散。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头像
501(500)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48
帖子: 17419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21:03

#2 Re: 山上彻也母亲首次出庭作证:称捐款给“统一教”比孩子上大学更重要

帖子 501(500) »

缅甸柬埔寨的诈骗组织和伪共还乡团老干部也是一伙的。

图片

:还乡团老干部是干什么的?
:解放思想,不管黑白,杀出血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复兴盛世,五千年最大的盛世,石头过刀,茅草过火,人要换种

谁不改革谁下台!不改革,谁都没有好下场!
这样的总理,是不是绿畜蛔虫viewtopic.php?p=1325769
劣迹斑斑、暴行累累:一千年来,中国绿畜暴乱年表(部分)viewtopic.php?t=16429
粗略估算中国反华狗总数量,至少一亿六千万。viewtopic.php?t=201053
在电脑浏览器中打开微博视频页面的方法:viewtopic.php?t=74831
 
 
 
DavidHuang(Huang)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336
帖子: 2516
注册时间: 2023年 1月 7日 21:07

#3 Re: 山上彻也母亲首次出庭作证:称捐款给“统一教”比孩子上大学更重要

帖子 DavidHuang(Huang) »

第一代地下工作者高文华:为筹活动经费无奈卖子
2011年06月08日 16:58 来源:河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高文华和夫人贾琏共同出席中共七大。

  阅读提示

  一个父亲亲手将4个月大的儿子卖掉,其中有多少无奈与不舍?

  而卖儿子换得的50元大洋却成了党的活动经费,一毫也没有留在父亲的兜中,背后又有怎样的隐情与牺牲?

  不知道,那个如果活到今天已是年逾古稀老人的婴儿是否会怨恨父亲的狠心,可在这位父亲心中,对孩子的思念与歉疚却相伴终生。

  高文华,这个从湖南农村走出的青年,我党的第一代地下工作者,白色恐怖年代的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就是带着对一别再无音讯的儿子的挂念离开人世的。

  而这段回忆里生离死别的心疼,让高文华与同为地下工作者的妻子贾琏始终守口如瓶,如果不是贾琏上世纪八十年代离世,党组织在

  悼词中首次提及此事,这段令人心酸的经历也许就永远沉默在高文华的记忆中了。而今,旧事重提,人们更多的是对那个时代党的地下工作艰苦程度的猜测,却常常忽略了是什么让高文华在经费与儿子、工作与情感、党与个人间总是选择前者。“我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困难是暂时的,逆境是可以扭转的。有了这个信仰,哪

  怕是个人的生命、血肉之躯都可以奉献出来。”在高文华眼里,革命的牺

  牲除了生命,还有亲情。

  无奈卖儿筹经费

  “这件事情就不要再提了。”

  5月30日,在沈阳市风雨坛街的住宅里,回首往事,86岁的高鹰老人不禁痛哭失声。“在那个年代搞地下工作太难了!为了筹措活动经费,实在无法可想的父亲才把我弟弟卖掉了。”采访中,高鹰几次喃喃低声念着这几句话,语音颤抖。

  高鹰的父亲高文华,于1935年2月接替朱理治担任河北省委书记。1935年6月,高文华任北方局书记兼河北省委书记。

  此后不久,由于党组织缺乏经费陷入了困境,高文华与妻子贾琏将自己只有四个月大的儿子卖掉,换来50元大洋,维持了省委三个月的运转。“当时,上海中央局遭到国民党破坏,中共中央正在长征路上,省委与中央失去了联系,北方局与河北省委好似一个孤儿,工作上得不到中共中央的及时指导,经济上没有中共中央接济,加上那年华北大旱,遍地灾民,困难可想而知。”河北省委党史办宋学民处长告诉笔者,高文华想尽办法筹集经费,但收效甚微。“没有经费,同志们不能出差,无法开展工作;北方局机关和同志们租住房屋的房东时时在催要房租;高文华的女儿饿得难受,不得不到田野里捉蝗虫,拿回来烧着吃;高文华患有严重的肺病,经常吐血……”当年在中共河北省委工作的同志们后来这样回忆。

  由于没有药物,高文华只好喝盐水治病。当时担任北方局与河北省委秘书并兼职财经工作的贾琏看到高文华营养不良,病情恶化,非常着急,就想把挂在墙外装饰门面的一块腊肉取下来吃,但高文华坚决不同意。因为那块腊肉不光用来装门面、摆阔气,同时也是地下党同志前来联系工作时报平安的标志。贾琏多次把这块腊肉取下又挂起,始终没有吃掉。“我爱人贾琏同志眼看着这种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她跟我商量,要卖掉我们的孩子,来维持一下这段困境。我们共有四个孩子,只有最小的是男孩(廖东光)。那年头,男孩比女孩要多卖钱呀,于是就把仅仅4个月大的儿子卖了50元大洋。”

  在高文华的回忆文章《1935年前后北方局的情况》中,看不出悲伤甚至看不出细节的平白描述仍然可以让人想像当年抉择时的残酷。“分给王林(省委秘书长)10元,李大章(负责宣传工作)10元,解决吃饭问题。”高文华就是靠着这50元大洋,整整维持了北方局3个月的生活。“谈及‘卖子筹经费’的往事,高老低下头,想了很久,不说一句话。”作为党史工作者,原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唐振南处长近年来潜心研究高文华的革命事迹,曾几次访问高文华,1982年4月的一次座谈会上的情景令他记忆犹新。“最后高老说,在当时的情况下,实在是想不出别的办法了。”

  即使在那样艰难的情况下,高文华夫妇还保持着党的地下工作者的警觉性。“高文华的女儿为烧蝗虫吃还受到了责备,因为当时高文华的公开身份是商人,商人的女儿是不会烧蝗虫吃的。”原益阳县委办公室主任刘谷东告诉笔者。

  1988年,刘谷东曾专程到北京拜访高文华,并写下了名为《为了创建新世界》的文章进行发表。

  并非父母心如铁

  “如果不是1981年母亲因病去世,党组织在悼词中把这段‘卖子为党筹经费’的往事公布出来,很少有人知道父母的这段经历。”高鹰说,卖掉儿子后的高文华夫妇,极少向人提及此事。

  不提并不意味着不伤心,在高鹰看来,不提更多是因为在高文华从事地下工作的年代,还有比卖儿更残酷、更伤心的。流血、牺牲常在眼前上演,这样的牺牲也许算不上最痛心的。

  近年来,受一些谍战影视作品的影响,不少人心目中的地下党形象往往是穿着西装旗袍行走于歌厅、饭店,地下工作不外乎行刺、暗杀、搞情报。

  其实,白色恐怖下,党的地下工作者大都是粗布褐衣、居家百姓的形象,他们要为柴米油盐发愁,也要为省几块钱的旅费绞尽脑汁。

  湖南省委党史办提供的材料显示,抗战爆发后,在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期间,高文华为了掩盖身份挣钱糊口,曾经卖过辣椒。而省委另一位负责人卖掉自己的书籍与夫人的陪嫁,全家到街上卖艺养活自己,坚持工作。“高文华担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时期,正是白色恐怖最为严重,党的地下工作者生存极为艰难的时期。”作为党史工作者,宋学民对此十分了解。“当时,北方局和河北省委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也就是说,指导北方局所属地区工作时,用中共北方局名义;指导河北省委工作时,用中共河北省委的名义。”宋学民说,“这一时期党的组织屡遭破坏,多任省委书记相继牺牲。”

  1929年6月—1930年2月,省委遭破坏后自动组建后中央批准;

  1931年4月—1931年5月,省委遭破坏后自动组建;

  1931年7月—1931年11月,省委遭破坏后自动组建;

  1931年11月—1931年12月,省委遭破坏后自动组建;

  1933年7月,省委遭破坏后自动组建……

  笔者手中有一份历任顺直、河北省委书记(代理书记)简表,简表显示,从1927年8月到1937年7月的10年间,由于遭到多次重大破坏以及出现党的高级干部叛变等多种原因,顺直省委和河北省委书记的变更有20多次。

  在这种背景下担任北方局书记兼河北省委书记的高文华心里不可能不清楚,在这样情况下,维持省委的正常运转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马日事变’后,高文华同党组织失去联系,他切身感受了作为一个与党失去联系的‘孤儿’的苦闷与彷徨。”唐振南说。

  在失去与党组织联系的一年多时间里,高文华一边维持生计,一边辗转湖南、湖北、浙江、安徽、上海等地艰难寻找党组织。“锲而不舍寻找党组织的过程中,他也深深感到了党组织的重要性。”唐振南认为,也许正是这段经历,让高文华在面对经费与儿子、工作与情感、党与个人的矛盾时,虽然痛苦,却总是选择前者。

  思儿心切哭断肠

  “弟弟一定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尽管经过多年寻找,最终传来的是坏消息,但在高鹰老人心中,却一直这样坚信着。

  贾琏的外孙女吕欣驰告诉笔者,新中国一成立,外公高文华和外婆贾琏就托人去唐山寻找孩子的下落,也曾请河北省公安厅帮助寻找,后来得知,被收养后,廖东光长到八九岁时,与养母因流行疾病先后病逝。“表哥晚年患病在长沙,神志已经不太清楚时,我去看他,他还好几次对我说,有人传说他卖掉的儿子流落到了湖南,让我和他最后一个秘书井宁帮他去找。”作为高文华的表弟,今年已90岁高龄的贾醉公曾多次在湖南各地为表哥找孩子。“解放以后,我和表哥经常见面,以前从未听他提起找儿子的事。”在贾醉公看来,直到晚年神志有些不清时,才让他帮助找儿子,说明“表哥心里一直压抑着对儿子的思念,平时埋藏得太深了,因神志不清无法控制时才能表达出来。”“母亲一和我们提起失去的弟弟,就要哭上一场,但父亲只是沉默。”高鹰告诉笔者,解放后,她和丈夫曾多次利用各种机会寻找失去的弟弟,“家里人多希望他还活着,在新中国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啊。”“外公外婆很喜欢孩子,最喜欢一家人团聚的时候。”吕欣驰告诉笔者,上世纪60年代,湖南益阳老家的人曾给她们寄过一张外婆在1935年前后与两个女儿的合影,“问过外婆才知道,这张照片之所以寄回老家,是外婆怕万一自己与外公牺牲了,两个女儿没人照顾,老家人可凭着照片找到她们,帮忙照看。”

  高鹰对父母当年的举动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那一代人,受了太多苦,也做了很多今天的人无法理解的选择,因为他们总是把信仰、理想看得高于一切。”

  “廷哥生前从不愿意宣传这些事。”湖南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南丰村的廖淦中是高文华的堂弟,作为资阳廖氏七修族谱的主编,他把高文华排在了当代人物中的第一位。“从年轻时,廷哥做的那些事就是蛮轰动的。”

  廖淦中口中的“廷哥”就是高文华,原名廖湘锜,字廷干,又名廖剑凡。”

  在同辈人眼中,家境贫寒的“廷哥”虽因生活所迫12岁就辍学做学徒、当工人,但他却“很爱想事儿”。

  1922年8月,当时还叫廖湘锜的高文华报名参加了由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当时的考官后来回忆,这位当时刚满17岁的青年表示自己来学习的目的就是想弄明白为什么不种田的地主豪绅穿绸缎、搓麻将、吃山珍海味,而种田的百姓却没饭吃、少衣穿。

  带着同样的问题,1925年5月,因在长沙、益阳组织罢工失败愤而改名廖去恶的高文华又南下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去学习“革命的真本事”。“由于高文华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地下工作,所以他用过很多化名,但最后高文华的名字却满含着为建立独立自主、高度发展、文明富强的新中华而奋斗的寓意。”唐振南说,从廖湘锜到高文华,名字的变化划出了一道我党第一代地下工作者为理想而战的人生轨迹。“他从不抛头露面,总是保持低调。”唐振南认为,以高文华的革命资历,新中国成立后,最高职务只是轻工业部副部长、水产部党组书记,1994年临终前,仍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授予的行政六级工资,“与同资历的人比,算得上吃亏了。”“相比死去的人,我们算是幸运的了。”秘书井宁却不止一次听高文华如是说。

  能上 能下,毫无 怨言 ,只要奉献,不图索取。

  获得这样的评语,高文华当之无愧。

  人物小传

  20岁,他的名字还叫做廖去恶,在家乡湖南宜阳县(今益阳市),他燃起了农民运动的烈火,已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他确立了砸碎旧世界的革命志向;

  30岁,为了维持中共北方局正常运转,已改名高文华的他忍痛把亲生儿子卖掉,为党筹措革命经费;

  40岁,他和妻子比翼齐飞,共同出席党的“七大”,成为一生的骄傲与辉煌;

  50岁,他已是轻工业部副部长,为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贡献力量。

  70年革命生涯中,他辗转多地,两任省委书记,三任副部长,无论是从事地下工作的危机四伏,还是参与发动、组织领导“一二·九”运动,无论在家乡湖南,还是在他乡河北,这位党的第一代地下工作者始终只图奉献,无意索取。

  高文华,曾被毛主席笑称“又高又有文化”的“一员虎将”,历经战争年代的洗礼与和平环境的考验,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

  冲破暗夜的光芒

  在黑夜里梦想着光,在悲伤里忍受孤独。

  追寻高文华革命足迹的过程中,记者常常不由自主想起电视剧《潜伏》主题曲中的这两句歌词。

  因为它被称为“是对党的地下工作者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生活于白色恐怖中,常常处于孤军奋战的险境,危险不仅来自于明处的敌人,还有可能是叛徒射出的暗箭。甚至首先要战胜的不是敌人,而是生存的困境。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当热播电视剧《借枪》中,地下工作者熊阔海为筹措情报费而急得团团转,甚至欺瞒妻子变卖家产时,引发了多少做过地下工作的老人的共鸣与叹息,“当时就是这样啊。”

  也许今天的人们面对高文华“卖子筹经费”这一历史往事,第一反应是“感觉不可思议”,然而,走近高文华那一代人,却觉得这样的选择是那么自然,正如高文华自己所言,为了党的事业和更多人不再受同样的苦痛,自己血肉之躯都可舍弃,还有什么不能割舍。

  我的泪水是无底深海,对你的爱已无言,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燃烧无尽力量。

  在高文华的亲人、乡亲、研究者眼里,这两句歌词则是高文华和他的战友们内心深处最真的表白。

  像高文华一样,在党和孩子间毅然选择前者的还有很多,这些共产党人用其看似无情却深藏感情之举诠释着自己对信仰的执着。广东省委书记,中南局书记陶铸的夫人曾志,在党没有活动经费时,含泪忍痛卖掉还在襁褓中的亲生儿子,从此母子不得相见;满洲省委书记陈为人,自己管着上百块大洋的党的经费,却宁可饿死自己的孩子,也不敢动用一分。

  “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子家语·在厄》中的这句话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追求个人气节与修养的座右铭,而从高文华他们身上,我们听到的是革命者“生命只为一个信仰,无论谁能听见”的忠诚与坚定。(记者 马彦铭 通讯员 雷越毅 石科圣)

DavidHuang(Huang)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336
帖子: 2516
注册时间: 2023年 1月 7日 21:07

#4 Re: 山上彻也母亲首次出庭作证:称捐款给“统一教”比孩子上大学更重要

帖子 DavidHuang(Huang) »

为筹取革命经费,忍痛将亲生儿子卖掉
  曾志的一生中,可能最不能为常人理解的,就是为给党换取革命经费卖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女儿陶斯亮说:“有人说,在面对原则和亲情时,曾志每次都选择前者;更有人认为,这个女革命者不近人情。”
  “为了党组织,她愿意付出一切”,陶斯亮说。
  1931年,又是11月,曾志又生下了一个又黑又壮的男婴,取名铁牛。
  铁牛太可爱了。曾志产后第6天就投入到紧张的斗争中去,铁牛便出奇的乖,不哭不闹,静静地躺在那儿。一旦母亲从外边回来,跑到小床边,他就会咯咯地笑出声。他还会定时拉屎,什么时候母亲抄起他的小屁股,他便会及时配合,从不弄脏尿布。
  “这孩子多乖啊,我们自己能养大!”曾志当时改做白区工作,很有信心养大这个儿子。两个月后,她与丈夫一道,抱着小铁牛来到厦门,准备稍作停留后便送到母亲那里去,请母亲帮忙照看。
  厦门中心市委书记王海平赶来看望蔡协民和曾志,见面劝说:“孩子就不送他姥姥那儿去了,兵荒马乱,路途遥远,晕船不说,路上也可能发生意外……”
  “我怕什么?”曾志生性刚强,硬硬地顶上一句,“我这个人什么都不怕!”
  王海平怔了怔,又低下头犹豫片刻,终于尴尬地吐出真情:“曾志同志,对不起了。市委急需经费,听说你生了一个男孩,就由组织决定,卖了100块大洋。现在钱已经差不多花光了,孩子你不给也得给了……”
  曾志愣住了,半天才像大梦初醒一般透过一口气。她茫然地望望丈夫,望望儿子,最后将目光呆呆地落在市委书记的脸上,久久不动一动。
  市委书记无声地垂下头,等待那意料中的哭声和责骂。可是,传到他耳边的却是一声催人泪下的颤音:“服从组织决定…

回复

回到 “军事天地(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