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麦克斯韦方程组里,介质“光速”在“真空”中,面临抉择:
1)“真空”不空:充满以太,这也是麦克斯韦本人所选择的。
2)“真空”真空:纯粹的什么也没有,这是现代物理选择的。
那么奇怪,为什么真空里什么也没有,却有介质“光速”?
现代物理把这个奇怪归于电,磁,光的“特异功能”之上。
既然,真空是纯粹的,那么其“光速”也必须是纯粹的常数。
这个常数,可以是所有介质中的:
A)最小“光速”:显然不是;
B)中间“光速”:无法验证;
C)最大“光速”:所选择的。
为什么选 C?,因为,如果选 B),就会有节外生枝的问题:
为什么会有,一种介质中的“光速”比纯粹的真空中的大,
而,另一种介质中的“光速”却比纯粹的真空中的小?
另外,如果,在足够大的真空里,比如,宇宙之外,
由于没有任何物质的存在,就无法知道,有没有相对运动?
如果,真空中的光速,相对一个运动的坐标系,有变化,
那么,就违反了,真空中的光速,必须是纯粹的常数 C。
于是,真空中的光速,必须与运动的坐标系,无关;
至此,相对论,就呼之欲出了。
而且,在相对论里,真空中的光速必须是一切运动的最大速度。
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carlo-ro ... -20251029/
这个人提出一种新理论:time is an illusion, 并且不假设光速不变。
我也是在高中的时候,首次看到“相对论”。
第一反应是:什么?物理还能这么做!
于是跟现代物理,无缘。
尽管非常喜欢物理。
但,困惑一直存在。
四十年后,我就想来个彻底的重新审视。
现在,我想是终于明白了其背后的逻辑。
假如,我是第一个意识到这个逻辑的人,
我一定不会,也不愿意,发表这个理论。
光速不变不是从数学中来的吗?只能这样
我的切入方向是认识论。
人 <-----(认识论) -----> 世界
光速之所以不变且最快,是因为人,因为我们最快的感官(视觉)的工具就是光,所以光最快。而不变,是一个约定。你的光速和我的光速不一定一样,但是我们必须约定一个光速。等价于,我们对世界的感知能力不一定相同,但是我们必须约定一个对世界的观察基准,也就是一个“大多数”人同意的观察。超出这个基准的部分,相当于特异功能。
我记得中学的时候从图书馆借了本介绍爱因斯坦的书,当时就被迷住了,一直看了好几天,觉得太神奇了。
我的理解是:光速不变是一条公理或者公设,而公理是没法证明的,只能猜。比方说平行线公设,没法证明,也不唯一。
这可能是“相对论”来源的真正思想路径。
因为,所有的相关实验的解释,都不是没有异议的。
只有这个分析,才是类似数学一样,纯粹推理。
overfitting
“推导”只是个助记过程。最后要跳到“正确”的结论上。
我自己都觉得,这个推导过程,步步惊心。
真空中充满暗物质啊,切~~~
我觉得你这么“推导”是可以的。有很多种“推导”方法,不管怎么推导,最后要跳到这个结论上:
真空中的光速是常数,而且是一切运动的最大速度。
怎么“推导”都不完备,最后都是“跳”到结论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