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对应老买买提的军事天地,观点交锋比较激烈,反驳不留情面,请作好心理准备。因为此版帖子太多,所以新帖不出现在首页新帖列表,防止首页新帖刷屏太快。


版主: Softfist

Caravel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38
帖子: 2623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1 (转载)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帖子 Caravel楼主 »

此帖转自 Caravel 在 史海钩沉(History) 的帖子: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作者:不要二分法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728351 ... 348785186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

中国文官集团虽然一直号称自己忠于皇权,但他们真正期盼的理想状态,则是“虚君”:把皇权架空,把实权全部转移到文官集团手中。

但在宋朝以前,文官集团做不到真正的“虚君”。他们不掌握军队,手中的行政权和收税权也被高度分割。

但在宋朝,出版业极大发达,使“舆论权”蓬勃发展起来。这就给文官集团的“虚君”理想提供了可能:通过统一的思想舆论,原本分散化的文官集团可以形成为高度坚固的组织集团,也可以鼓动起社会民意。

科举士大夫好比现代的职业经理人,垄断了公司的管理权,并架空了董事长【皇帝】和董事会【宗室勋贵外戚】,董事长如果想重用董事会的人,会被职业经理人联合抵制。所以董事长想做事,就只能依靠职业经理人。这已经是君主立宪了

宋朝的圣旨并不像很多宫廷剧那样盖上一个皇帝的宝印就完事,而会有一大串签名。包括两个宰相,中书舍人,给事中,还有接受圣旨的尚书省官员,以及拟制圣旨的官员。少了谁,颁发的圣旨都是无效的。

皇帝发布圣旨,需要手底下的人去传递,所以只能由宰相机构进行发布。

任何绕过宰相机构的圣旨,在宋朝都属于不合法。

不仅是发布,圣旨从起草到生效的一整套程序都非常严格,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让圣旨流产,哪怕这道圣旨是皇帝直接授意的。

皇帝在授意拟旨之前,一般先由宰相机构将皇帝的意见先写一个类似草稿的札子。皇帝看完没问题,再把札子转到中书省,由中书舍人开始起草,即草诏。

中书舍人有两个职责,一为制词,即按照皇帝旨意起草圣旨。二是宣行圣旨。在圣旨尚未成文前,皇帝的旨意被称为词头。中书舍人如果认为词头不合法度,可以拒绝草诏,这叫封还词头,是宋朝法律赋予中书舍人的特权。

遇到皇帝非要下诏,而中书舍人拒绝草诏的情况该如何处理?这样可由次舍人拟旨,但次舍人同样有封还词头的权利。所以,一道不太合规合法的旨意,就可能被中书舍人扼杀,这样的事情也确实出现过。

宋神宗三年,王安石想把亲信李定破格提拔为御史,神宗也已批准。但李定人品坏名声差,负责拟旨的中书舍人宋敏封还词头,拒绝草诏。并在三日后辞职,另两名接任者也以爱惜朝廷法制的名由再次封还词头。

为了让李定得到提拔,神宗与王安石罢免了不听话的知制诰,任命听话的知制诰重新拟旨,才让李定当上了御史。很是繁琐。

明朝和宋朝一样,皇帝的旨意必须通过政事堂/内阁联署,才能执行,如果直接发中旨,因为程序没走完,官员可以不接,所以正德搞了个威武大将军,绕过内阁可以自己给自己下中旨。后期搞宦官政治也是一样,宦官升迁由内庭做主,可以直接对皇帝负责,一样可以绕开内阁指挥。等朱由检把内廷废了,那就彻底指挥不动朝廷了。

正统以后,全部政务的处理、裁决,重大问题的决策,几乎由各部门议定。府、部、院诸衙门该管事务,皆由各衙门先行提出处理意见,是为“部议”。弘治时左谕德曾彦在疏中就说:“诸臣章疏,皆蒙令司议处。”官民建言奏章之重大者,先由礼部,后由六部尚书、都察御史、六科给事中聚议载处,是为“延议”。

官员的任免升黜,文归吏部、武归兵部;在京三品以上大臣及在外督、抚员缺,则由“廷推”。重大案的判决,有“三司会审”;难以结案者,又有“廷鞫”。

所有奏章,包括部议、廷议的结果,均由内阁票拟批答。对票拟进行最后审批的是司礼监的批红。皇帝诏令敕谕的颁布,得由六科给事中审核签署,不同意可以封驳。在全部过程中,皇帝的工作只是对章奏和阁票象征性的“略览一二”。

明朝的国本之争也好、矿税之争也好,本质都是为了达到“虚君”的目的。

国本之争是剥夺皇帝指定继承人的自由(皇位继承权是封建皇权的根本。在西方,也只有高度立宪民主制才可以真正限制君主指定继承人的自由)。

矿税之争是剥夺皇帝绕过官员直接征税的权力。没有钱,或者说不直接掌握钱,权力就是无本之木。套用美国人的时髦话:“把(皇帝)的权力关进笼子”。

对比一下唐代皇权和明代皇权的差异,明代内阁实际上是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的机构。如果以唐制为标准,便殿面议相当于延英奏对,然而明正统以后,面议已经是非常遥远的历史了,此时内阁相当于唐翰林+枢密+中书门下(门下封驳权移到六科给事中),其实唐代政事堂合署办公,门下省根本就起不到封驳的作用。相比下,明制的给事中群体权力几乎不受制约),翰林枢密都是内朝,也即是皇权的一部分。按唐制,皇帝处于整个决策的中心位置,而明制下,皇帝则日趋象征化了。

简单说就是,唐制是,延英奏对-皇帝决策-翰林草诏-枢密颁旨-中书签发,而明制是,内阁议事-内阁拟诏-皇帝批红-内阁重拟签发-六科封驳。对比唐制,明代批红前后都需要经过内阁,皇帝仅剩下可与不可的选择了,如果在内阁没有自己人,几乎寸步难行内阁中后期是判例法政事堂,是有起草诏书票拟权这种变相副署权的,军机处没有。皇帝能独裁的只有清朝的前中期的皇帝。

eforestsong(封入宋)
著名写手
著名写手
帖子互动: 10
帖子: 286
注册时间: 2024年 9月 22日 15:10
来自: 北美大农村
联系:

#2 Re: (转载)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帖子 eforestsong(封入宋) »

有点意思,不过宋以后也不是什么正经的议会制,说“君主立宪”有点夸张哦哈。

microfish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980
帖子: 2191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00:07

#3 Re: (转载)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帖子 microfish »

胡说八道
君主立宪的本质限制君权
而不是君主可以垂拱而治

直接投降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1360
帖子: 2187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31日 13:47

#4 Re: (转载)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帖子 直接投降 »

没毛用,“改革家”朱元璋又改回去了。

图片

上次由 直接投降 在 2025年 8月 26日 23:52 修改。
Hard times create strong men. Strong men create good times. Good times create weak men. And, weak men create hard times.
Caravel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38
帖子: 2623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5 Re: (转载)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帖子 Caravel楼主 »

microfish 写了: 2025年 8月 26日 21:09

胡说八道
君主立宪的本质限制君权
而不是君主可以垂拱而治

宋明君权都被限制了

microfish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980
帖子: 2191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00:07

#6 Re: (转载)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帖子 microfish »

Caravel 写了: 2025年 8月 26日 21:21

宋明君权都被限制了

那才哪儿到哪儿
连路易十四都不到

xexz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346
帖子: 6359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30日 11:48
联系:

#7 Re: (转载)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帖子 xexz »

相同:依法行政、司法独立(深究中国的司法历史实践,这个应该争议不大,实际是早在秦代商鞅为代表的法家的法制理念),

区别:立法渠道。

Waa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28
帖子: 375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4日 18:34

#8 Re: (转载)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帖子 Waa »

eforestsong 写了: 2025年 8月 26日 20:57

有点意思,不过宋以后也不是什么正经的议会制,说“君主立宪”有点夸张哦哈。

君主立宪,要有宪法啊!

宋朝是祖宗之法不可废。 内阁是皇帝指派的。

Waa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28
帖子: 375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4日 18:34

#9 Re: (转载)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帖子 Waa »

Caravel 写了: 2025年 8月 26日 21:21

宋明君权都被限制了

那是皇帝仁慈,和宪法没神马关系。

Caravel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38
帖子: 2623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10 Re: (转载)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帖子 Caravel楼主 »

Waa 写了: 2025年 8月 27日 00:13

那是皇帝仁慈,和宪法没神马关系。

这是一个体制,
皇帝要乱杀人也不行,
必须要有根据,文官并不是无条件执行皇帝的命令
明朝好多次跟皇帝吵得不可开交
就和现在要抓官员也必须拿出贪污证据

labi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512
帖子: 17365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3日 11:08

#11 Re: (转载)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帖子 labi »

Caravel 写了: 2025年 8月 27日 00:19

这是一个体制,
皇帝要乱杀人也不行,
必须要有根据,文官并不是无条件执行皇帝的命令
明朝好多次跟皇帝吵得不可开交
就和现在要抓官员也必须拿出贪污证据

执行不执行都是陪皇帝唱戏,早就定好了的。
你认真就输了。
除了极少数傀儡,中国封建社会的皇权大到你无法想象。

Caravel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38
帖子: 2623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12 Re: (转载)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帖子 Caravel楼主 »

labi 写了: 2025年 8月 27日 00:26

执行不执行都是陪皇帝唱戏,早就定好了的。
你认真就输了。
除了极少数傀儡,中国封建社会的皇权大到你无法想象。

扯淡,是宋明大部分皇帝都没有办法胡来,宋神宗王安石变法想认命一个官员都大费周章。只有少量开国皇帝朱元璋朱棣凭借威望可以任性一下

Waa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28
帖子: 375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4日 18:34

#13 Re: (转载)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帖子 Waa »

Caravel 写了: 2025年 8月 27日 00:19

这是一个体制,
皇帝要乱杀人也不行,
必须要有根据,文官并不是无条件执行皇帝的命令
明朝好多次跟皇帝吵得不可开交
就和现在要抓官员也必须拿出贪污证据

皇帝杀岳飞,怎么不行?

Caravel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38
帖子: 2623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14 Re: (转载)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帖子 Caravel楼主 »

Waa 写了: 2025年 8月 27日 00:41

皇帝杀岳飞,怎么不行?

杀岳飞是和主和派取得了共识,而且赵构实际上是开国皇帝,权力要大一点

Waa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28
帖子: 375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4日 18:34

#15 Re: (转载)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帖子 Waa »

Caravel 写了: 2025年 8月 27日 00:50

杀岳飞是和主和派取得了共识,而且赵构实际上是开国皇帝,权力要大一点

赵普被罢相、软禁
赵普是赵匡胤的开国宰相,协助“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但后来因与太祖政见不合,被贬相,晚年软禁。赵匡胤一句“半部《论语》治天下”,看似褒奖,实则暗含不满。

吕端不杀,吕蒙正却被屡次罢免
太宗常常因大臣言事不合心意,就轻易罢免。例如宰相吕蒙正因直言,几次被罢免,最后抑郁而终。

赵廷美(太祖亲弟)被幽禁致死
太宗怀疑兄弟争位,亲自下令将赵廷美软禁,最后死在狱中。

皇权高于宗室和大臣,毫无制衡。

zengerl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234
帖子: 229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1日 11:34

#16 Re: (转载)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帖子 zengerl »

就是开历史倒车

直接投降 写了: 2025年 8月 26日 21:16

没毛用,“改革家”朱元璋又改回去了。

图片

xiaoju(可爱的龙猫)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1040
帖子: 25493
注册时间: 2023年 9月 5日 20:18

#17 Re: (转载)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帖子 xiaoju(可爱的龙猫) »

开国强人一死,剩下的唯二选择就是民主政治或者寡头政治

Caravel 写了: 2025年 8月 26日 20:31

此帖转自 Caravel 在 史海钩沉(History) 的帖子: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作者:不要二分法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728351 ... 348785186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

中国文官集团虽然一直号称自己忠于皇权,但他们真正期盼的理想状态,则是“虚君”:把皇权架空,把实权全部转移到文官集团手中。

但在宋朝以前,文官集团做不到真正的“虚君”。他们不掌握军队,手中的行政权和收税权也被高度分割。

但在宋朝,出版业极大发达,使“舆论权”蓬勃发展起来。这就给文官集团的“虚君”理想提供了可能:通过统一的思想舆论,原本分散化的文官集团可以形成为高度坚固的组织集团,也可以鼓动起社会民意。

科举士大夫好比现代的职业经理人,垄断了公司的管理权,并架空了董事长【皇帝】和董事会【宗室勋贵外戚】,董事长如果想重用董事会的人,会被职业经理人联合抵制。所以董事长想做事,就只能依靠职业经理人。这已经是君主立宪了

宋朝的圣旨并不像很多宫廷剧那样盖上一个皇帝的宝印就完事,而会有一大串签名。包括两个宰相,中书舍人,给事中,还有接受圣旨的尚书省官员,以及拟制圣旨的官员。少了谁,颁发的圣旨都是无效的。

皇帝发布圣旨,需要手底下的人去传递,所以只能由宰相机构进行发布。

任何绕过宰相机构的圣旨,在宋朝都属于不合法。

不仅是发布,圣旨从起草到生效的一整套程序都非常严格,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让圣旨流产,哪怕这道圣旨是皇帝直接授意的。

皇帝在授意拟旨之前,一般先由宰相机构将皇帝的意见先写一个类似草稿的札子。皇帝看完没问题,再把札子转到中书省,由中书舍人开始起草,即草诏。

中书舍人有两个职责,一为制词,即按照皇帝旨意起草圣旨。二是宣行圣旨。在圣旨尚未成文前,皇帝的旨意被称为词头。中书舍人如果认为词头不合法度,可以拒绝草诏,这叫封还词头,是宋朝法律赋予中书舍人的特权。

遇到皇帝非要下诏,而中书舍人拒绝草诏的情况该如何处理?这样可由次舍人拟旨,但次舍人同样有封还词头的权利。所以,一道不太合规合法的旨意,就可能被中书舍人扼杀,这样的事情也确实出现过。

宋神宗三年,王安石想把亲信李定破格提拔为御史,神宗也已批准。但李定人品坏名声差,负责拟旨的中书舍人宋敏封还词头,拒绝草诏。并在三日后辞职,另两名接任者也以爱惜朝廷法制的名由再次封还词头。

为了让李定得到提拔,神宗与王安石罢免了不听话的知制诰,任命听话的知制诰重新拟旨,才让李定当上了御史。很是繁琐。

明朝和宋朝一样,皇帝的旨意必须通过政事堂/内阁联署,才能执行,如果直接发中旨,因为程序没走完,官员可以不接,所以正德搞了个威武大将军,绕过内阁可以自己给自己下中旨。后期搞宦官政治也是一样,宦官升迁由内庭做主,可以直接对皇帝负责,一样可以绕开内阁指挥。等朱由检把内廷废了,那就彻底指挥不动朝廷了。

正统以后,全部政务的处理、裁决,重大问题的决策,几乎由各部门议定。府、部、院诸衙门该管事务,皆由各衙门先行提出处理意见,是为“部议”。弘治时左谕德曾彦在疏中就说:“诸臣章疏,皆蒙令司议处。”官民建言奏章之重大者,先由礼部,后由六部尚书、都察御史、六科给事中聚议载处,是为“延议”。

官员的任免升黜,文归吏部、武归兵部;在京三品以上大臣及在外督、抚员缺,则由“廷推”。重大案的判决,有“三司会审”;难以结案者,又有“廷鞫”。

所有奏章,包括部议、廷议的结果,均由内阁票拟批答。对票拟进行最后审批的是司礼监的批红。皇帝诏令敕谕的颁布,得由六科给事中审核签署,不同意可以封驳。在全部过程中,皇帝的工作只是对章奏和阁票象征性的“略览一二”。

明朝的国本之争也好、矿税之争也好,本质都是为了达到“虚君”的目的。

国本之争是剥夺皇帝指定继承人的自由(皇位继承权是封建皇权的根本。在西方,也只有高度立宪民主制才可以真正限制君主指定继承人的自由)。

矿税之争是剥夺皇帝绕过官员直接征税的权力。没有钱,或者说不直接掌握钱,权力就是无本之木。套用美国人的时髦话:“把(皇帝)的权力关进笼子”。

对比一下唐代皇权和明代皇权的差异,明代内阁实际上是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的机构。如果以唐制为标准,便殿面议相当于延英奏对,然而明正统以后,面议已经是非常遥远的历史了,此时内阁相当于唐翰林+枢密+中书门下(门下封驳权移到六科给事中),其实唐代政事堂合署办公,门下省根本就起不到封驳的作用。相比下,明制的给事中群体权力几乎不受制约),翰林枢密都是内朝,也即是皇权的一部分。按唐制,皇帝处于整个决策的中心位置,而明制下,皇帝则日趋象征化了。

简单说就是,唐制是,延英奏对-皇帝决策-翰林草诏-枢密颁旨-中书签发,而明制是,内阁议事-内阁拟诏-皇帝批红-内阁重拟签发-六科封驳。对比唐制,明代批红前后都需要经过内阁,皇帝仅剩下可与不可的选择了,如果在内阁没有自己人,几乎寸步难行内阁中后期是判例法政事堂,是有起草诏书票拟权这种变相副署权的,军机处没有。皇帝能独裁的只有清朝的前中期的皇帝。

Caravel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38
帖子: 2623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18 Re: (转载)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帖子 Caravel楼主 »

Waa 写了: 2025年 8月 27日 01:58

赵普被罢相、软禁
赵普是赵匡胤的开国宰相,协助“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但后来因与太祖政见不合,被贬相,晚年软禁。赵匡胤一句“半部《论语》治天下”,看似褒奖,实则暗含不满。

吕端不杀,吕蒙正却被屡次罢免
太宗常常因大臣言事不合心意,就轻易罢免。例如宰相吕蒙正因直言,几次被罢免,最后抑郁而终。

赵廷美(太祖亲弟)被幽禁致死
太宗怀疑兄弟争位,亲自下令将赵廷美软禁,最后死在狱中。

皇权高于宗室和大臣,毫无制衡。

罢免大臣是皇帝的权力,赵普后来又跟太宗合作

Waa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28
帖子: 375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4日 18:34

#19 Re: (转载)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帖子 Waa »

Caravel 写了: 2025年 8月 27日 02:34

罢免大臣是皇帝的权力,赵普后来又跟太宗合作

你先把什么是君主立宪,搞清楚了,再发表评论。

本来以为你是个文科生。 现在看,文化程度很低。

Waa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28
帖子: 3753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4日 18:34

#20 Re: (转载)中国从宋朝开始就是君主立宪了

帖子 Waa »

君主立宪:议会权力高于君主,议会成员的产生不由君主定。

就这两点,宋朝就不符合。

而且宋朝没有宪法。 立什么宪?

上次由 Waa 在 2025年 8月 27日 04:28 修改。
回复

回到 “军事天地(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