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和街头小贩可以跳跃,反正弄不死人。业界practitioner承担不起跳跃。
美国制造蠢货的问题,在于只看GPA,却缺乏统一评估课程的手段。是这种系统性大问题造成的,而不是转换单位这样的小问题造成的。小问题倒反而容易解决,改改教材就完了,大问题无解。不搞成垂直的统一教育体系,怎么出一个统一的评估体系。要搞统一垂直的教育体系,先从独立战争开始再打一次吧。这就是死局。
版主: kazaawang, wh
科学家和街头小贩可以跳跃,反正弄不死人。业界practitioner承担不起跳跃。
美国制造蠢货的问题,在于只看GPA,却缺乏统一评估课程的手段。是这种系统性大问题造成的,而不是转换单位这样的小问题造成的。小问题倒反而容易解决,改改教材就完了,大问题无解。不搞成垂直的统一教育体系,怎么出一个统一的评估体系。要搞统一垂直的教育体系,先从独立战争开始再打一次吧。这就是死局。
现在的护士哪需要配药
药都是一个剂量一个包装药厂就准备好了的
比如利妥昔单抗,中国都是一小瓶原药,护士配1000ml的buffer,然后注射,护士需要懂怎么配
但是美国都是一袋出厂就配好buffer的药,直接注射就是了
哪里需要配????
banpingcu 写了: 2025年 9月 3日 14:29科学家和街头小贩可以跳跃,反正弄不死人。业界practitioner承担不起跳跃。
美国制造蠢货的问题,在于只看GPA,却缺乏统一评估课程的手段。是这种系统性大问题造成的,而不是转换单位这样的小问题造成的。小问题倒反而容易解决,改改教材就完了,大问题无解。不搞成垂直的统一教育体系,怎么出一个统一的评估体系。要搞统一垂直的教育体系,先从独立战争开始再打一次吧。这就是死局。
问题是美国原生人口中90%都是这样的蠢货,怎么教都教不会的那种,你说怎么办
叶大妈说的对,很多中国人以为美国人数学差,其实差别在于刷题与否多少。我是数学系的法考题,这20年来教的学生,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白人的数学能力不比华人差。就拿楼主的原帖来说,学生不知道3a2 并不是说他/她多笨,而是根本就没在意。一分钟就能给他/她讲明白的东西,知道不知道又如何。我博士后的时候,导师跟加州理工一个教授合作,我和我导师,对方教授带一个研究生一共四人参与,我们在电话里谈,有时候把讨论的东西写纸上发过来。一开始我以为对方起码博士生,结果后来开会一见面才知道对方是大学刚毕业的硕士生。而且还不是学数学的,是大气科学方面的专业。讨论起泛函分析,抽象函数空间,逆算子,理解深度远超很多中国数学系的博士生。当然这也可能是个例,这小伙子现在已经是某TOP公立的冠名教授了。
Yellen 写了: 2025年 9月 3日 09:46不是偏差大,是方差大。本人当年数学系研究生的数学课,有两个小白男居然是本科freshmen,直接上PhD-level的微分托朴了。本人freshmen时才开始学微积分。美国比较好的本土学生很容易进大藤,MIT,Stanford这些学校。很多老中生活只能接触到美国中下层,根本接触不到美国上层。其实就是眼界狭隘。
thinkaout 写了: 2025年 9月 3日 14:56叶大妈说的对,很多中国人以为美国人数学差,其实差别在于刷题与否多少。我是数学系的法考题,这20年来教的学生,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白人的数学能力不比华人差。就拿楼主的原帖来说,学生不知道3a2 并不是说他/她多笨,而是根本就没在意。一分钟就能给他/她讲明白的东西,知道不知道又如何。我博士后的时候,导师跟加州理工一个教授合作,我和我导师,对方教授带一个研究生一共四人参与,我们在电话里谈,有时候把讨论的东西写纸上发过来。一开始我以为对方起码博士生,结果后来开会一见面才知道对方是大学刚毕业的硕士生。而且还不是学数学的,是大气科学方面的专业。讨论起泛函分析,抽象函数空间,逆算子,理解深度远超很多中国数学系的博士生。当然这也可能是个例,这小伙子现在已经是某TOP公立的冠名教授了。
原因很简单,本人是搞经济计量的,最了解所谓的取样偏差。大多数这里华人都是普通州立或者私立大学硕士毕业就工作的,华人在工作中又很难升得上去,所以他们平时接触到的美国人最多就是公司里的基层员工,属于美国社会的中低层,这些人水平确实一般。所以这些华人一下子就优越感满满了。因为水平强的人他们生活中根本接触不到。
再举个这些人常用的例子。他们总觉得印度人英语口音那么重,怎么反而比他们能得到公司上层的青睐,能当上经理而他们当不上。他们因为自己英语水平差,都没意识到平时自己讲话很多句子组织都很别扭。印度人英语流利,句式自然,表达准确,口音美国人容易习惯。一个句子讲不顺的人怎么当经理?
一句话,这些人井底之蛙,非常狭隘,还不知道。
thinkaout 写了: 2025年 9月 3日 14:56叶大妈说的对,很多中国人以为美国人数学差,其实差别在于刷题与否多少。我是数学系的法考题,这20年来教的学生,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白人的数学能力不比华人差。就拿楼主的原帖来说,学生不知道3a2 并不是说他/她多笨,而是根本就没在意。一分钟就能给他/她讲明白的东西,知道不知道又如何。我博士后的时候,导师跟加州理工一个教授合作,我和我导师,对方教授带一个研究生一共四人参与,我们在电话里谈,有时候把讨论的东西写纸上发过来。一开始我以为对方起码博士生,结果后来开会一见面才知道对方是大学刚毕业的硕士生。而且还不是学数学的,是大气科学方面的专业。讨论起泛函分析,抽象函数空间,逆算子,理解深度远超很多中国数学系的博士生。当然这也可能是个例,这小伙子现在已经是某TOP公立的冠名教授了。
还有,你说的这种人不少,本人认识的就有高中毕业没读过大学,靠自学过了些年直接进博士班的。还有大学毕业去马戏团工作了好几年,到了快30才又回来读博士的。还有高中时代是国际象棋冠军的。都是极其聪明的人,现在都是冠名教授了。
原因其实也简单,美国这种人按人口比例是极少数(中国的高级科学家按人口比例也是极少数),这些人申请进美国名校比中国名校大学毕业生要容易得多。他们申请MIT,CalTech, Stanford, Berkeley,Harvard, Chicago,Yale, Princeton这些学校比外国留学生容易得多。所以除非你是这些学校博士生,很难遇到真正厉害的美国学生,即使UIUC,Purdue这一层学校的美国学生都已经是二流的了。
那是因为你接触的专业知识体系比较单纯比较浅显,高中毕业自学几年就能pick up,所以给了你一种错觉
好多专业,比如物理,生物,医学,。。。有着极其庞杂深入的知识体系,压根不是高中毕业自学能access的,自学出来的,都被带歪了,变成了类民科
Yellen 写了: 2025年 9月 3日 15:12还有,你说的这种人不少,本人认识的就有高中毕业没读过大学,靠自学过了些年直接进博士班的。还有大学毕业去马戏团工作了好几年,到了快30才又回来读博士的。还有高中时代是国际象棋冠军的。都是极其聪明的人,现在都是冠名教授了。
原因其实也简单,美国这种人按人口比例是极少数(中国的高级科学家按人口比例也是极少数),这些人申请进美国名校比中国名校大学毕业生要容易得多。他们申请MIT,CalTech, Stanford, Berkeley,Harvard, Chicago,Yale, Princeton这些学校比外国留学生容易得多。所以除非你是这些学校博士生,很难遇到真正厉害的美国学生,即使UIUC,Purdue这一层学校的美国学生都已经是二流的了。
我能说你理解的并不深吗?我在国内也曾教过一小段时间的数学,然后在这里陪女儿一路做AMC的数学题到她高中毕业。
中国的数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一种“算术”训练,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在标准化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能力。教学方法侧重于大量的题海战术和重复练习,通过反复巩固来掌握解题技巧。这使得中国学生在基础计算和解题熟练度方面通常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这种优势尤为明显。然而,这种模式也可能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概念背后深层原理的理解,一旦遇到新颖的、未曾见过的题型,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
相比之下,美国的数学教育更强调概念理解和应用能力。虽然基础计算可能不如中国学生熟练,但美国的课程设置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实践来理解数学的本质。美国小学注重培养阅读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强大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数学概念,理解复杂题目的题意,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美国的数学教育更像是把数学作为一种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来教授,而不是单纯的解题技巧。
在中国,高中数学课程的难度通常是为高考服务的,重点在于广度而非深度,例如,微积分通常只作为选修或在大学阶段才开始系统学习。
在美国,高中课程的难度梯度非常明显。对于有天赋或兴趣的学生,学校提供了大量的高级课程(AP课程),如AP微积分AB、AP微积分BC、AP统计学等。这些课程的难度和深度完全不亚于甚至高于中国大学的入门级数学课程。如果学生选择并成功完成了这些AP课程,他们的高中数学水平将达到一个非常高的层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教育体系的灵活性和分层教学的特点,它允许优秀的学生提前接触和深入学习更难的知识。
如果以解题速度和准确率为标准,中国学生通常更胜一筹。这得益于他们长期的高强度训练。
但如果以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为标准,美国的教育体系可能培养出更多具有这些特质的学生。他们可能不擅长速算,但在面对一个需要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跨学科领域的新问题时,他们也许能展现出更强的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
中美两国的数学教育各有优劣,也各有其独特的培养目标。中国教育培养了大量基础扎实、计算能力强的学生,而美国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觉得你代了两节课得出的结论不怎么准确,毕竟世界上数学大师更多的出现在西方而不是中学生时解题能力出众的中国。
首先,我觉得科学家的作用,被夸大了。工程师其实才是创造的主体和灵感的源泉。这个,从这次AI的发展来看,几乎是经典的例子。
其次,天才是老天降下来的,那里都有,求也求不来,而且是极少数。但是,我个人感觉,天才到最后,比的就是脑洞。脑洞,比的就是谁放的开,天不怕地不怕。这点,中国人比西方人强。咱们的各种天才(商业,工程,军事,政治),脑洞顿开。连贪官污吏,连环杀手,都比西方人彻底纯粹的多。而且,还能保持人性底线不疯狂。。。 我个人觉得,能和中国人比天才的族裔,也就是拉丁裔。
Yellen 写了: 2025年 9月 3日 15:08原因很简单,本人是搞经济计量的,最了解所谓的取样偏差。大多数这里华人都是普通州立或者私立大学硕士毕业就工作的,华人在工作中又很难升得上去,所以他们平时接触到的美国人最多就是公司里的基层员工,属于美国社会的中低层,这些人水平确实一般。所以这些华人一下子就优越感满满了。因为水平强的人他们生活中根本接触不到。
再举个这些人常用的例子。他们总觉得印度人英语口音那么重,怎么反而比他们能得到公司上层的青睐,能当上经理而他们当不上。他们因为自己英语水平差,都没意识到平时自己讲话很多句子组织都很别扭。印度人英语流利,句式自然,表达准确,口音美国人容易习惯。一个句子讲不顺的人怎么当经理?
一句话,这些人井底之蛙,非常狭隘,还不知道。
你能陪孩子一路走过来,肯定是个好家长。但是,你的理解太浅了。你总得在美国R1的研究生院里边混几年,了解点美国的儒林外史,才能理解,你所说的,都是纸上谈兵。现实简单直白的多:老美的数理基础,一塌糊涂。
pnh689 写了: 2025年 9月 3日 15:42我能说你理解的并不深吗?我在国内也曾教过一小段时间的数学,然后在这里陪女儿一路做AMC的数学题到她高中毕业。
中国的数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一种“算术”训练,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在标准化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能力。教学方法侧重于大量的题海战术和重复练习,通过反复巩固来掌握解题技巧。这使得中国学生在基础计算和解题熟练度方面通常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这种优势尤为明显。然而,这种模式也可能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概念背后深层原理的理解,一旦遇到新颖的、未曾见过的题型,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
相比之下,美国的数学教育更强调概念理解和应用能力。虽然基础计算可能不如中国学生熟练,但美国的课程设置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实践来理解数学的本质。美国小学注重培养阅读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强大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数学概念,理解复杂题目的题意,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美国的数学教育更像是把数学作为一种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来教授,而不是单纯的解题技巧。
在中国,高中数学课程的难度通常是为高考服务的,重点在于广度而非深度,例如,微积分通常只作为选修或在大学阶段才开始系统学习。
在美国,高中课程的难度梯度非常明显。对于有天赋或兴趣的学生,学校提供了大量的高级课程(AP课程),如AP微积分AB、AP微积分BC、AP统计学等。这些课程的难度和深度完全不亚于甚至高于中国大学的入门级数学课程。如果学生选择并成功完成了这些AP课程,他们的高中数学水平将达到一个非常高的层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教育体系的灵活性和分层教学的特点,它允许优秀的学生提前接触和深入学习更难的知识。
如果以解题速度和准确率为标准,中国学生通常更胜一筹。这得益于他们长期的高强度训练。
但如果以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为标准,美国的教育体系可能培养出更多具有这些特质的学生。他们可能不擅长速算,但在面对一个需要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跨学科领域的新问题时,他们也许能展现出更强的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
中美两国的数学教育各有优劣,也各有其独特的培养目标。中国教育培养了大量基础扎实、计算能力强的学生,而美国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觉得你代了两节课得出的结论不怎么准确,毕竟世界上数学大师更多的出现在西方而不是中学生时解题能力出众的中国。
Zephyrca 写了: 2025年 9月 3日 12:08别说高中了,昨晚辅导初中的娃数学,说老师非要按她的解题步骤,我一看,真是吐血,简单问题复杂化,把人搞晕。
Miles per hour 换算成 feet per second,乘了一大堆。根本就是5280/(60 * 60),娃很容易明白,把分子和分母都换成对应的单位好了。但是老师弄成5280/1hr * 1hr/60min* 1min/60sec就很confusing
属实,教材感觉还不如中国的,很呆板
弃婴千枝 写了: 2025年 9月 3日 14:19唉
美帝这么搞,主要是人口中蠢货比例实在太高了(虽然有不少聪明人),你作为相对有点聪明的人觉得这么折腾匪夷所思,但是这是准对蠢货唯一有效的办法
你如果足够聪明,理解到了这一层次,你就会释怀了
什么什么的,一切都是浮云,谁让你留在美国这个粪坑的
留在粪坑,就不要怪粪臭,ok?
rtn,我觉得你说的有理
祝贺孩子高中毕业!你们想她吗?
pnh689 写了: 2025年 9月 3日 15:42我能说你理解的并不深吗?我在国内也曾教过一小段时间的数学,然后在这里陪女儿一路做AMC的数学题到她高中毕业。
中国的数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一种“算术”训练,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在标准化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能力。教学方法侧重于大量的题海战术和重复练习,通过反复巩固来掌握解题技巧。这使得中国学生在基础计算和解题熟练度方面通常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这种优势尤为明显。然而,这种模式也可能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概念背后深层原理的理解,一旦遇到新颖的、未曾见过的题型,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
相比之下,美国的数学教育更强调概念理解和应用能力。虽然基础计算可能不如中国学生熟练,但美国的课程设置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实践来理解数学的本质。美国小学注重培养阅读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强大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数学概念,理解复杂题目的题意,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美国的数学教育更像是把数学作为一种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来教授,而不是单纯的解题技巧。
在中国,高中数学课程的难度通常是为高考服务的,重点在于广度而非深度,例如,微积分通常只作为选修或在大学阶段才开始系统学习。
在美国,高中课程的难度梯度非常明显。对于有天赋或兴趣的学生,学校提供了大量的高级课程(AP课程),如AP微积分AB、AP微积分BC、AP统计学等。这些课程的难度和深度完全不亚于甚至高于中国大学的入门级数学课程。如果学生选择并成功完成了这些AP课程,他们的高中数学水平将达到一个非常高的层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教育体系的灵活性和分层教学的特点,它允许优秀的学生提前接触和深入学习更难的知识。
如果以解题速度和准确率为标准,中国学生通常更胜一筹。这得益于他们长期的高强度训练。
但如果以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为标准,美国的教育体系可能培养出更多具有这些特质的学生。他们可能不擅长速算,但在面对一个需要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跨学科领域的新问题时,他们也许能展现出更强的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
中美两国的数学教育各有优劣,也各有其独特的培养目标。中国教育培养了大量基础扎实、计算能力强的学生,而美国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觉得你代了两节课得出的结论不怎么准确,毕竟世界上数学大师更多的出现在西方而不是中学生时解题能力出众的中国。
美国华人,大部分是靠考试来美国的,在中国人中也是佼佼者。但一部分华人偏偏爱同普通美国人比,嘲笑美国人的数学差。 中国普通人, 很多也是笨的可以。 美国top 10% 的学生,比中国top 10% 只强不弱。
你自我感觉比同一领域相同学历的美国人强吗?
弃婴千枝 写了: 2025年 9月 3日 15:32那是因为你接触的专业知识体系比较单纯比较浅显,高中毕业自学几年就能pick up,所以给了你一种错觉
好多专业,比如物理,生物,医学,。。。有着极其庞杂深入的知识体系,压根不是高中毕业自学能access的,自学出来的,都被带歪了,变成了类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