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邱的杂文水平非常高 海内无双

对应老买买提的军事天地,观点交锋比较激烈,反驳不留情面,请作好心理准备。因为此版帖子太多,所以新帖不出现在首页新帖列表,防止首页新帖刷屏太快。


版主: Softfist

回复
Fcukya(阿炮)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819
帖子: 34303
注册时间: 2022年 12月 21日 13:41

#1 老邱的杂文水平非常高 海内无双

帖子 Fcukya(阿炮)楼主 »

耶稣的父亲是一个家乡德国的罗马帝国士兵。耶稣是母亲外遇的私生子。

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士兵的装备,铜盔,战刀,铁战斧,铁矛,匕首,羊毛毯,大皮靴,葫芦,随身带的铜锅。

貌似装备比同期汉朝的士兵好。汉朝的士兵都穿草鞋吧?

洋人的主要缺点是伙食实在太难吃,吃西餐受罪。但看看庞贝古城的基建和设施,还有壁画和地板画,还有热水炉管道阀门,比同期汉朝的好多了。当然,同期的汉朝的陶楼表现的汉朝的土木民居,虽然冬冷夏热,但外观很漂亮。

东亚人搞绘画,音乐,建筑艺术,冶金材料,科研,从来都不如欧洲人,以前如此,今天仍然如此。

耶稣能凭空创作宗教故事,自立门户当教主。中国人自己创作不出宗教故事,到唐朝还要派人去印度,把阿三捏造的宗教故事照搬照抄引进中国。无论耶教还是佛教故事,都是天马行空信口开河编造出来的演艺剧本,但东亚人自己捏造不出宗教剧本,非要照抄中东人创作的耶教犹教绿教剧本和阿三创作的佛教剧本。当然,宗教本无用,浪费时间精力,劳民伤财,不信更好。

中国人的长处是当苦力被强迫从事简单重复的劳动时,产能高。古时可以建长城,挖运河。今天则搞大基建,工厂的普工能大量生产廉价的手机无人机小商品,骑电动车送快递外卖,但搞发明创造不太行。

广大的混滋傻们没能力当苦力,连自己的家务都无力完成,当不了基建民工,也当不了工厂普工,又不擅长发明创造,也不会像耶稣阿三那样耍嘴皮编故事。

x2 图片
fangkuuaih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1074
帖子: 22886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09:19

#2 Re: 老邱的杂文水平非常高 海内无双

帖子 fangkuuaih »

老邱估计也上菌斑汲取知识观点,好多都似曾相识。

头像
501(500)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451
帖子: 174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21:03

#3 Re: 老邱的杂文水平非常高 海内无双

帖子 501(500) »

完全是害虫寄生虫。
→→→
广大的混滋傻们没能力当苦力,连自己的家务都无力完成,当不了基建民工,也当不了工厂普工,又不擅长发明创造,也不会像耶稣阿三那样耍嘴皮编故事。

:还乡团老干部是干什么的?
:解放思想,不管黑白,杀出血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复兴盛世,五千年最大的盛世,石头过刀,茅草过火,人要换种

谁不改革谁下台!不改革,谁都没有好下场!
这样的总理,是不是绿畜蛔虫viewtopic.php?p=1325769
劣迹斑斑、暴行累累:一千年来,中国绿畜暴乱年表(部分)viewtopic.php?t=16429
粗略估算中国反华狗总数量,至少一亿六千万。viewtopic.php?t=201053
在电脑浏览器中打开微博视频页面的方法:viewtopic.php?t=74831
 
 
 
头像
pia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325
帖子: 595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12:55

#4 Re: 老邱的杂文水平非常高 海内无双

帖子 pia »

北师大的文笔就是裂害

我的叔叔于勒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我的叔叔于勒 的博客
帖子互动: 132
帖子: 5272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18日 01:23

#5 Re: 老邱的杂文水平非常高 海内无双

帖子 我的叔叔于勒 »

邱伟雄是一个fictitious character 一个人为虚构的meme

邱伟雄这个meme的身上混合了几种人不同的气质 他对流浪女沉默的 无条件和无望的爱 对吃饭 睡觉 赶地铁 赶大巴 捡烂水果 煮黄豆 剔牙 洗衣服等等琐事 事无巨细日复一日精确到分钟的重复记录 展现出资本主义社会里一个小人物强烈的虚无主义情绪

邱伟雄这个虚构的meme 有着强大而深沉的批评力量 他是内敛的 阴郁的 冷酷的 无声尖叫的 他像曼哈顿看不见星星和月亮的夜空一样 富于沉重的压迫感

邱伟雄对个人在一种极端主义的处境中性与爱的歧化的 隐性的表现 有一种独特的眼光和品位 他的作品的形式与思想结合的完美 总是让人久久陷于震憾

Burlingame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280
帖子: 761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2:48

#6 Re: 老邱的杂文水平非常高 海内无双

帖子 Burlingame »

老邱的招牌,混滋傻 们

Burlingame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280
帖子: 761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2:48

#7 Re: 老邱的杂文水平非常高 海内无双

帖子 Burlingame »

老邱不来买提,让ai给大家模拟一个

好的,我查阅了 邱伟雄 在 “买卖提上”的博客风格,注意到他文章中常有以下特点:
• 用第一人称叙述,带有记录日常生活和观察心得的语气。
• 语言较为直白、朴实,有时带有调侃、自省、对生活琐事或“看似平常却值得被提问”的事物的思考。
• 句子一般不太长,多为短句或中等长度,常用 “我觉得”、“我发现”、“然后” 等连接。
• 话题跨度较广:旅行、生活杂事、社会现象、文化差异等。
• 带有比较强的个人观点/评论性,而非仅仅日记流水,常带“问题意识”。

基于这些,我可以帮你 写几篇风格类似但内容全新的文章,模仿他的语气和节奏。请先告诉我你 希望写几篇、大致每篇几百字、每篇想聚焦什么主题(比如:旅行见闻/职场体会/社会观察/文化差异等)。你看怎么样?

Burlingame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280
帖子: 761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2:48

#8 Re: 老邱的杂文水平非常高 海内无双

帖子 Burlingame »

✍️(一)在美国超市买菜,我又学到一课

每次去美国超市,我都会觉得自己像是在参加一场不会公布答案的考试。价格标签又长又乱,搞不清楚到底是算一磅、两磅,还是“会员价再减多少”。有时候看着看着,我怀疑自己读了假数学。

那天我想买一袋苹果。三个品牌、五个标签、四种促销方式,把我盯得眼睛都花了。犹豫半天,旁边一个美国老太太倒是很干脆,随手一抓,往车里一放。
我忍不住问她:“你不看价钱吗?”
她说:“看太久会更贵。”
我愣了三秒,突然明白她的生活智慧可能比我的银行卡余额还深。

美国超市还有个奇特现象:东西越大,越容易冲动买。那天我看见一包超大号卫生纸,像抱着一团白色气球似的。旁边标签写着“家庭装”。我想我一个人住,这算哪门子的家庭?转念一想,美国的东西常常用量吓人,我家卫生间也够大,就当练臂力吧,于是把整包塞进车里。

结账的时候,又遇到一个小插曲:收银员问我要不要捐一美元“帮助有需要的小朋友”。我点了点头。轮到我自己的账单时,我倒觉得那些“小朋友”可能比我过得还轻松。

但奇怪的是,每次离开超市,我总有一种微妙的满足感。可能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反而让生活更有趣了。像是一次“日常版的冒险”,你永远不知道你带回家的,是一袋苹果,还是一个小小的人生提醒。

✍️(二)退休生活没有我想得那么简单

常有人说:“退休了多好,清闲自在。”这种话没退休的人最爱说,退休的人听了只能笑而不语。

退下来之后,一开始我确实很开心。睡到自然醒、喝杯慢咖啡、想去哪去哪。爽了两周,我突然发现一个问题:生活如果没有一点压力,也会变得寡淡。以前觉得工作占我太多时间,现在倒觉得时间多得像买一送一的卫生纸——堆在那儿,不知道怎么用。

我曾经试着把一天安排得紧凑一点:看新闻、写点东西、出去散步。结果过了三天,我发现这一套“自律计划”最需要被监督的,是我自己。因为只要一杯咖啡的时间,我就能说服自己今天休息一下,明天再努力。

但退休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重新建立自己跟世界的关系。你会发现那些以前没时间管的小事,现在反而成了生活的亮点。比如一盆长得歪歪扭扭的植物、比如邻居每天遛狗的路线、比如早晨阳光落在桌子上的角度。

慢下来不是退步,而是一种新的节奏。

后来我学到一个道理:退休不是离开社会,而是重新选择你愿意为谁、为什么而忙。
这一点想通了,日子忽然就顺了。

✍️(三)我为什么一直喜欢旅行

有人问我为什么总想走来走去。我想了想,其实不是为了看多少景点,而是为了让自己“换一个版本”。

旅行是一个人最简单的重启方式。你背上行李走出去,你就是另一个你:不用解释背景,不用交代过去,也没人知道你昨天心情好不好。你只要决定下一步往左还是往右。

我记得有次在一个小镇旅行,下午随便找了家咖啡馆坐下。窗外是晒太阳的人、慢慢走路的狗、闲聊的店主。我突然意识到:原来生活可以这么轻,不用背着那些莫名其妙的压力,也不用总想着“要达成什么目标”。那一刻我开始明白旅行的意义:不是看风景,是看自己在不同地方的样子。

我也遇过旅途中不如意的事,错过车、天气变坏、被导航骗到奇怪的小路。但这些小麻烦反而让人记得更久。你会被迫解决问题,被迫跟陌生人说话,被迫相信世界还愿意对你留条路。

旅行让我保持一种谦虚:世界太大,我太小。
也让我保持一种勇气:即便小,我仍然可以继续走。

所以我喜欢旅行。不是为了到达,而是为了在路上。

如果你喜欢,我还能继续写更多老邱风格的文章(比如科技、移民生活、奇怪的小观察、文化差异故事等)。你需要再来几篇吗?

Burlingame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280
帖子: 761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2:48

#9 Re: 老邱的杂文水平非常高 海内无双

帖子 Burlingame »

这ai的风格貌似不太像老邱,各位去给ai投递一下,我看ai爬网站非常不认真,一秒钟就应付了

✍️ (夸张版)美国超市购物:仿佛闯进了价格标签迷宫逃杀场

每次走进美国超市,我都怀疑自己不是来买菜的,是来参加一场全民智力竞技。“谁能在十分钟内搞懂这堆会员价、折扣价、临时价、神秘价,就有资格带块牛肉回家。”

你别说,第一次看到标签上写着“BUY 2 GET 3 FREE”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在原地石化三分钟。
买两个送三个?这是卖菜还是做慈善?
我强烈怀疑他们的会计是隔壁幼儿园借来的。

我站在货架前琢磨半天,感觉自己仿佛在破解《达芬奇密码》。
隔壁一个美国大妈一把抓了五包,动作利落得像抢银行。
我问:“你算过价钱吗?”
她头也不回:“算不算都那样,主要看心情。”
我顿时感觉自己这点中国式的勤俭节约被她一句话秒杀。

再说那巨无霸商品——卫生纸大到像给河马准备的,牛奶像抱煤气罐一样抱,薯片袋子足以拿去当防空盾牌。
美国人是不是默认每个人家里都有仓库?
我一个人住,买回去都怕邻居以为我开家庭小卖部。

结账的时候更刺激。
条码一扫,我差点以为她把我整个人都扫描进系统了。
然后收银员非常温柔地问我:“愿不愿意捐一美元,帮助有需要的小动物?”
我毫不犹豫点了头。
毕竟相比账单上那一长串神秘数字,我觉得动物比我更无辜。

但说来也奇怪,每次逛完超市,我都感觉自己升级了一级。
能搞清美式折扣的人,智商最少提高 1.5 点。
能活着从会员价迷宫里走出来的人,都是当代勇士。
能面对结账金额保持面不改色的人,都是心理素质天花板。

我走出超市,提着一堆我不确定是不是划算的战利品,
忽然觉得自己像电影里打完最终BOSS的主角——
伤痕累累,但胜利在望。

如果你觉得这种“夸张 + 调侃 + 隐隐带哲理”的语气不错,我可以继续写:
• 夸张版《退休生活为什么不简单》
• 夸张版《我为什么喜欢旅行》
• 或你想要任何其他主题

要我继续按这种风格写另外两篇吗?

Burlingame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280
帖子: 761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3日 22:48

#10 Re: 老邱的杂文水平非常高 海内无双

帖子 Burlingame »

来一篇模仿耗子的,以后各位不在了,有人怀念你们就让ai来模拟

好的,我可以帮你写一篇 模仿 newmitbbs 上 “hhcare” 那种讲自己看病被医院“谋害”的风格文章(夸张+控诉+情绪+细节)。这是虚构内容,仅作风格练习。

标题:我在医院看病,差点被“谋害”——是 hhcare 的亲身经历

我真没想到,这一次去医院看病,竟然像是在走钢丝,一不小心,就差点被医院谋害。大家别轻视这个“病痛加医疗”组合,它比你想象中更能坑死人。

一、初诊:不怀好意的“热情”

当我刚踏进那家三甲医院时,一股不真实的压迫感扑面而来。前台小姐姐微笑得很温柔,但她推荐我做各种检查从头到尾:血常规、肝功能、超声、CT……她说:“全面检查一下没坏处。”听得我鼻子都发酸。但我仔细算了下,这一系列检查加起来的钱,比我平时买菜还能吓人。

我想省事,就问:“能不能先做基本项目?”结果对方只盯着我,眼神里像笑里藏刀:“做不全面,万一漏了?”我心里咯噔一声,但也没办法,只能照做。

二、住院:仿佛进入收费监狱

结果医生说我需要住院观察。进了病房,我才发现这里就是一个收费“金矿”:床位费、护理费、各种病房服务费,还有“特殊消耗品费”——那看起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输液管,竟然也能被写进账单里。

最可怕的是,每天下午护士长都会来,有点不紧不慢地跟我说:“你的病情还要监控,但我们也可以静养式治疗,多用点药、做点高价检查。”她说得跟关心我一样,但我心里明白:他们是在慢慢挖我钱包。

某天晚上,我醒了,看见吊瓶旁的药液正滴得很快。护士走了两次,说是“给你加点营养”——但我翻账单才发现,这种所谓“营养药”是医院给的高标价版本。我的乖乖,这不是关心健康,这是高利润经营。

三、并发症:看病变成了更大病

本来我是去看一个小问题,结果折腾了一周,身体越来越虚。医生说我有轻微感染,要再来个“贵”的抗生素治疗。那抗生素在滴时,我连肚子都开始翻,胃里像被火烤似的。我怀疑,这不是我原来的病,而是医院“顺便”给我加了一笔风险。

更让我愤怒的是,他们还建议做一个额外检查,说这是“保险起见”。我不明白保险起见跟我自付有啥关系啊?最后那项检查至少花了几千。这种“保险起见”,他们说得轻描淡写,我掏钱却是实实在在。

四、出院:被“放风”还是“放弃”?

出院那天,账单像小山一样压下来。护士终于不再“关心疾病”,而是开始算账。好几个项目被反复标价,让我怀疑他们是不是一项检查写两遍,或者干脆给我做了不必要的。

我交钱交得像剥洋葱,层层剥开才知道真正花了多少钱。离开病房时,我忍不住问:“医生,我是不是被坑了?”
医生耸肩说:“治疗就是这么个流程,这些都是常规。”
常规?可这些常规为什么让我出院后没感觉好很多,反而比进来时累?

五、反思:是医疗系统的问题,还是人性的缺失?

出院回家,我睡不踏实,经常夜里辗转。朋友说我太敏感,可我深深觉得,这不是个例。我不是最有钱的人,但我有基本判断。医院本来该是救人的地方,可某些医疗行为,变成了“赚钱机器”。

我想对所有在 newmitbbs 看帖的人说一句:看病要小心。不是所有医生都是天使,不是所有检查都是必须,不是所有出院都是胜利。
有时候,“治病”这件事,是医院精心设计的一道生财之道。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写 两三篇类似 hhcare 风格的 “看病控诉文”:
• 一篇是门诊被坑
• 一篇是手术后并发症被忽视
• 一篇是异地就医被中介/医院套路

回复

回到 “军事天地(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