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中国人为啥混不过印度人的,都来看看这个:被印度兄弟的软实力碾压了(转载)
版主: Caravel, TheMatrix, molen
想知道中国人为啥混不过印度人的,都来看看这个:被印度兄弟的软实力碾压了(转载)
“
最近做一个跨组项目,我们这边主要合作者是一个印度L6 DS。平时觉得水平相当一般(分析数据主要靠excel),作为队友的时候发现全靠他撑场面:
1. 每次会议都做准备和总结,舌战群儒,甩锅隔壁组那叫一个麻溜
2. 写作能力强,每周给领导做汇报,doc能写两三个page(明明我们这周什么也没做,我都惊呆了)
3. 遇到麻烦的活各种花式推脱,要时间,还传授我推活模版(需要研究。。。没有资源。。。要求简化方案。。。有更高优先级任务。。。年后做。。。过完年也没资源。。。)
本人是老黄牛类型的,经常觉得有时间扯皮活都干完了,结果经常被PM和TPM按在地上摩擦。和这个印度哥们合作,我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他啥也不干只负责逼逼),反而比我自己单干要轻松。才知道原来自己吃了那么多的亏
补充内容 (2022-12-20 13:32 +8:00):
补充一下无中生有写报告的粗浅观察:
1. 每个部分都上集回顾之前的进展(实际上领导确实不记得上周报告了啥)
2. 每一个步骤都按照STAR的方式来写
3. 除了结果,也要描述遇到的阻力和解决过程。比如我们提了三个方案,隔壁组选择了第三个(会议讨论耗时10分钟)。如果是我可能就直接写“alined with XXX”,但是这个哥们分了三段,分别写了方案的出发点,对方推回来的理由,优化的选项,优化后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后续如何由此出发得到下一个方案。从行文上看似乎是先后开了三个不同的会议,多方博弈才得到的伟大共识,难度堪比俄乌和谈
4. 虽然没有点明,在描述过程中处处体现对LP的贯彻(参考hq面试的切题方式)
5. 最后总结各种blocker, challenge, ambiguous (无中生有,小事化大),但是我们准备如何团结一致不怕牺牲,万众一心也要按时完成milestone,四舍五入就是出师表了
本周实际工作量:和隔壁组开了30分钟会,十分钟讨论方案,二十分钟甩锅(这活不归我们管/干不了)
补充内容 (2022-12-20 13:34 +8:00):
觉得有求各位加点米刷面筋。我本来觉得自己干活挺利索的的应该不会被裁,现在发现根本不可能撼动三哥的地位
补充内容 (2022-12-20 14:49 +8:00):
关于推活。。。和写总结这种单方面输入来说,推活更像是见招拆招
本次合作涉及双方PM,TPM,对方TL,SDE, DS,本阶段的action item全是我们的。如果是我的话,那就只能躺平挨打了(== 好好,我会干的)。但是我方DS能在否认能力不足,缺乏执行力,交流不行(PM和TPM常用大棒)的前提下,大量减少我方action item,显著延长我方生存率,防御力算是很不错了
我的水平还不能总结规律,只能说常见句式包括但不限于:
1. 这个需求(功能,分析)并不能直接体现客户体验
2. 这个需求的优先级不如另一个需求,如果做的话会影响另一个需求的进度 (另一个需求理论耗时一个月,实际耗时两天,但是在最后两天之前我们是不会做的)
3. 这个需求超过了我们之前谈好的责任范围,我们需要请示领导(leaders are right a lot,并且正在休产假)
4. 这个需求本身还算合理,但是需要人力/物力太大,请先回去simplify一下
5. 这个需求太细枝末节了,我们应该做更有魄力的改进,请先回去think big一下
6. 这个需求非要做的话,会对按时上线造成风险
7. 今年肯定不行,明年再说
我作为己方主要输出,一开始开会还挺积极的,也承担了大量的工作。有一次PM要一个metrics,问说什么时候能给,我说下周一。会后我问DS大哥能不能做(因为本来就是DS的工作,而且很简单,数据我都下好了)。这位大哥爽脆拒绝了,说这个任务不是他commit的,所以他是不会做的。还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以后不要随便commit。最后是我做了这个分析,然后就学会了闭嘴,过上了靠大哥划水的日子
补充内容 (2022-12-20 17:20 +8:00):
有回复觉得这种嘴上功夫没有建设性,对项目有害无益,这一点我完全认同。实际上本人也很不愿意扯皮,平时基本就是组里的“can do person”,自认为技术不错,也lead过几个大项目。此外还需要各种救火,拉扯小弟,一天到晚苦熬
有个人性格因素,也由于写码占据了大量精力,平时不怎么刻意和领导沟通,会议之类的准备都是最低限度。除非有实在搞不定的问题,一般不去麻烦领导。结果是,领导常常低估我做的项目的复杂性,觉得我总是做low hanging fruit (虽然别的SDE一年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做了大量研究后,另辟蹊径一个月解决了,领导也不会觉得我是10倍工程师,只会觉得之前的SDE太忙了)。但是,凡事我一个人努努力能上线的情况,我心态还是很好的
然而当scope更大的时候,任务分配更模糊的时候,一个人努力就不能解决问题了。(特别是大厂,混子太多傻子不够用。)你越显得 “能干”,别人就越想把任务塞给你。但是由于permission或者domain knowledge,我总有一些不能解决的task。但一旦开始做了,做不完就得背锅,AKA over commitment。这种时候,只能尽可能划清权责,互相推诿/催促/制衡(你不做我也不会做要死一起死)才有可能让项目进展下去
补充内容(2022-12-2103:51+8:00):
许多评论说有这种防御力强的己方战友很不错,还能学到不少交流技巧,我自己也是这么觉得。这次的项目没有conflict of interest,所以让印度兄弟在前面甩锅,我在后面干两份活(SDE+DS),也没有什么不行的
但是指望能混成“自己人”以后抱大腿可能是想太多了。这个印度兄弟对手下的小中就没那么客气,不仅全替小组的小印干活背锅,而且露脸的机会也都被抢走了,被PUA得苦不堪言,只能说是为了身份撑着
但是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我只能靠贡献剩余价值,求印度兄弟拉扯一把,能帮我推点活还得感激人家。谁不愿意在会议上主持大局,做为项目的代言人,doc被leaders反复引用甚至指定为模版呢?没有软实力,只能苟着
希望老黄牛们都能早点支棱起来
”
最近做一个跨组项目,我们这边主要合作者是一个印度L6 DS。平时觉得水平相当一般(分析数据主要靠excel),作为队友的时候发现全靠他撑场面:
1. 每次会议都做准备和总结,舌战群儒,甩锅隔壁组那叫一个麻溜
2. 写作能力强,每周给领导做汇报,doc能写两三个page(明明我们这周什么也没做,我都惊呆了)
3. 遇到麻烦的活各种花式推脱,要时间,还传授我推活模版(需要研究。。。没有资源。。。要求简化方案。。。有更高优先级任务。。。年后做。。。过完年也没资源。。。)
本人是老黄牛类型的,经常觉得有时间扯皮活都干完了,结果经常被PM和TPM按在地上摩擦。和这个印度哥们合作,我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他啥也不干只负责逼逼),反而比我自己单干要轻松。才知道原来自己吃了那么多的亏
补充内容 (2022-12-20 13:32 +8:00):
补充一下无中生有写报告的粗浅观察:
1. 每个部分都上集回顾之前的进展(实际上领导确实不记得上周报告了啥)
2. 每一个步骤都按照STAR的方式来写
3. 除了结果,也要描述遇到的阻力和解决过程。比如我们提了三个方案,隔壁组选择了第三个(会议讨论耗时10分钟)。如果是我可能就直接写“alined with XXX”,但是这个哥们分了三段,分别写了方案的出发点,对方推回来的理由,优化的选项,优化后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后续如何由此出发得到下一个方案。从行文上看似乎是先后开了三个不同的会议,多方博弈才得到的伟大共识,难度堪比俄乌和谈
4. 虽然没有点明,在描述过程中处处体现对LP的贯彻(参考hq面试的切题方式)
5. 最后总结各种blocker, challenge, ambiguous (无中生有,小事化大),但是我们准备如何团结一致不怕牺牲,万众一心也要按时完成milestone,四舍五入就是出师表了
本周实际工作量:和隔壁组开了30分钟会,十分钟讨论方案,二十分钟甩锅(这活不归我们管/干不了)
补充内容 (2022-12-20 13:34 +8:00):
觉得有求各位加点米刷面筋。我本来觉得自己干活挺利索的的应该不会被裁,现在发现根本不可能撼动三哥的地位
补充内容 (2022-12-20 14:49 +8:00):
关于推活。。。和写总结这种单方面输入来说,推活更像是见招拆招
本次合作涉及双方PM,TPM,对方TL,SDE, DS,本阶段的action item全是我们的。如果是我的话,那就只能躺平挨打了(== 好好,我会干的)。但是我方DS能在否认能力不足,缺乏执行力,交流不行(PM和TPM常用大棒)的前提下,大量减少我方action item,显著延长我方生存率,防御力算是很不错了
我的水平还不能总结规律,只能说常见句式包括但不限于:
1. 这个需求(功能,分析)并不能直接体现客户体验
2. 这个需求的优先级不如另一个需求,如果做的话会影响另一个需求的进度 (另一个需求理论耗时一个月,实际耗时两天,但是在最后两天之前我们是不会做的)
3. 这个需求超过了我们之前谈好的责任范围,我们需要请示领导(leaders are right a lot,并且正在休产假)
4. 这个需求本身还算合理,但是需要人力/物力太大,请先回去simplify一下
5. 这个需求太细枝末节了,我们应该做更有魄力的改进,请先回去think big一下
6. 这个需求非要做的话,会对按时上线造成风险
7. 今年肯定不行,明年再说
我作为己方主要输出,一开始开会还挺积极的,也承担了大量的工作。有一次PM要一个metrics,问说什么时候能给,我说下周一。会后我问DS大哥能不能做(因为本来就是DS的工作,而且很简单,数据我都下好了)。这位大哥爽脆拒绝了,说这个任务不是他commit的,所以他是不会做的。还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以后不要随便commit。最后是我做了这个分析,然后就学会了闭嘴,过上了靠大哥划水的日子
补充内容 (2022-12-20 17:20 +8:00):
有回复觉得这种嘴上功夫没有建设性,对项目有害无益,这一点我完全认同。实际上本人也很不愿意扯皮,平时基本就是组里的“can do person”,自认为技术不错,也lead过几个大项目。此外还需要各种救火,拉扯小弟,一天到晚苦熬
有个人性格因素,也由于写码占据了大量精力,平时不怎么刻意和领导沟通,会议之类的准备都是最低限度。除非有实在搞不定的问题,一般不去麻烦领导。结果是,领导常常低估我做的项目的复杂性,觉得我总是做low hanging fruit (虽然别的SDE一年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做了大量研究后,另辟蹊径一个月解决了,领导也不会觉得我是10倍工程师,只会觉得之前的SDE太忙了)。但是,凡事我一个人努努力能上线的情况,我心态还是很好的
然而当scope更大的时候,任务分配更模糊的时候,一个人努力就不能解决问题了。(特别是大厂,混子太多傻子不够用。)你越显得 “能干”,别人就越想把任务塞给你。但是由于permission或者domain knowledge,我总有一些不能解决的task。但一旦开始做了,做不完就得背锅,AKA over commitment。这种时候,只能尽可能划清权责,互相推诿/催促/制衡(你不做我也不会做要死一起死)才有可能让项目进展下去
补充内容(2022-12-2103:51+8:00):
许多评论说有这种防御力强的己方战友很不错,还能学到不少交流技巧,我自己也是这么觉得。这次的项目没有conflict of interest,所以让印度兄弟在前面甩锅,我在后面干两份活(SDE+DS),也没有什么不行的
但是指望能混成“自己人”以后抱大腿可能是想太多了。这个印度兄弟对手下的小中就没那么客气,不仅全替小组的小印干活背锅,而且露脸的机会也都被抢走了,被PUA得苦不堪言,只能说是为了身份撑着
但是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我只能靠贡献剩余价值,求印度兄弟拉扯一把,能帮我推点活还得感激人家。谁不愿意在会议上主持大局,做为项目的代言人,doc被leaders反复引用甚至指定为模版呢?没有软实力,只能苟着
希望老黄牛们都能早点支棱起来
”
x2

上次由 helpme 在 2022年 12月 20日 19:48 修改。
看不懂脸色、分不清局势、见不惯人心,三者得其一,便是取祸之道
标签/Tags:
Re: 想知道中国人为啥混不过印度人的,都来看看这个:被印度兄弟的软实力碾压了(转载)
这版上各种阴谋论种姓论的脑洞越来越大,叔来正本清源一下:印度人在美国吃得开,除了政治因素外,无他,就是混白皮社会的“情商”高
看不懂脸色、分不清局势、见不惯人心,三者得其一,便是取祸之道
Re: 想知道中国人为啥混不过印度人的,都来看看这个:被印度兄弟的软实力碾压了(转载)
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
当然了,劣和良都是很主观的。印度人一定觉得很多中国人不是劣币是“傻币”,只会埋头干活不会说话,最后升职加薪啥也落不着
当然了,劣和良都是很主观的。印度人一定觉得很多中国人不是劣币是“傻币”,只会埋头干活不会说话,最后升职加薪啥也落不着
上次由 helpme 在 2022年 12月 20日 14:37 修改。
看不懂脸色、分不清局势、见不惯人心,三者得其一,便是取祸之道
Re: 想知道中国人为啥混不过印度人的,都来看看这个:被印度兄弟的软实力碾压了(转载)
你说的都对,但太注重细节,而且倒果为因。
我举个例子,我们华人即使不会划水,也可以学划水,但是客观世界允许我们这样吗?为什么?
因为我们被这个社会定义为工蚁,工蜂,我们是在有色眼镜下工作的。
我举个例子,我们华人即使不会划水,也可以学划水,但是客观世界允许我们这样吗?为什么?
因为我们被这个社会定义为工蚁,工蜂,我们是在有色眼镜下工作的。
Re: 想知道中国人为啥混不过印度人的,都来看看这个:被印度兄弟的软实力碾压了(转载)
因为政治和历史的原因,印度人来美国工作比中国人容易的多。美国IT界里的印度人口数量非常庞大,成分鱼龙混杂,普遍更有英文优势
就算刨除中国是敌对社会主义国家这个政治因素,以白皮的角度来看,每天都有大把的印度游泳健将们排队等上位,他们为什么要等中国人慢慢地学划水?至于工蜂啥的,就是鸡生蛋蛋生鸡了,很多美华不就是只埋头干活不爱说话吗?
而且美国IT界还有一个现象:在美国出生的N代烙印人数既不多,平均混的也没有一代烙印好。你知道为啥不?
就算刨除中国是敌对社会主义国家这个政治因素,以白皮的角度来看,每天都有大把的印度游泳健将们排队等上位,他们为什么要等中国人慢慢地学划水?至于工蜂啥的,就是鸡生蛋蛋生鸡了,很多美华不就是只埋头干活不爱说话吗?
而且美国IT界还有一个现象:在美国出生的N代烙印人数既不多,平均混的也没有一代烙印好。你知道为啥不?
newstudent 写了: 2022年 12月 20日 14:37 你说的都对,但太注重细节,而且倒果为因。
我举个例子,我们华人即使不会划水,也可以学划水,但是客观世界允许我们这样吗?为什么?
因为我们被这个社会定义为工蚁,工蜂,我们是在有色眼镜下工作的。
看不懂脸色、分不清局势、见不惯人心,三者得其一,便是取祸之道
Re: 想知道中国人为啥混不过印度人的,都来看看这个:被印度兄弟的软实力碾压了(转载)
所有职场老黄牛想升职加薪的话,必须学习掌握这个印度小哥的技能。看不起的话,可以学着不用,但绝不能不知或不懂。
helpme 写了: 2022年 12月 20日 13:24 “
最近做一个跨组项目,我们这边主要合作者是一个印度L6 DS。平时觉得水平相当一般(分析数据主要靠excel),作为队友的时候发现全靠他撑场面:
1. 每次会议都做准备和总结,舌战群儒,甩锅隔壁组那叫一个麻溜
2. 写作能力强,每周给领导做汇报,doc能写两三个page(明明我们这周什么也没做,我都惊呆了)
3. 遇到麻烦的活各种花式推脱,要时间,还传授我推活模版(需要研究。。。没有资源。。。要求简化方案。。。有更高优先级任务。。。年后做。。。过完年也没资源。。。)
本人是老黄牛类型的,经常觉得有时间扯皮活都干完了,结果经常被PM和TPM按在地上摩擦。和这个印度哥们合作,我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他啥也不干只负责逼逼),反而比我自己单干要轻松。才知道原来自己吃了那么多的亏
补充内容 (2022-12-20 13:32 +8:00):
补充一下无中生有写报告的粗浅观察:
1. 每个部分都上集回顾之前的进展(实际上领导确实不记得上周报告了啥)
2. 每一个步骤都按照STAR的方式来写
3. 除了结果,也要描述遇到的阻力和解决过程。比如我们提了三个方案,隔壁组选择了第三个(会议讨论耗时10分钟)。如果是我可能就直接写“alined with XXX”,但是这个哥们分了三段,分别写了方案的出发点,对方推回来的理由,优化的选项,优化后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后续如何由此出发得到下一个方案。从行文上看似乎是先后开了三个不同的会议,多方博弈才得到的伟大共识,难度堪比俄乌和谈
4. 虽然没有点明,在描述过程中处处体现对LP的贯彻(参考hq面试的切题方式)
5. 最后总结各种blocker, challenge, ambiguous (无中生有,小事化大),但是我们准备如何团结一致不怕牺牲,万众一心也要按时完成milestone,四舍五入就是出师表了
本周实际工作量:和隔壁组开了30分钟会,十分钟讨论方案,二十分钟甩锅(这活不归我们管/干不了)
补充内容 (2022-12-20 13:34 +8:00):
觉得有求各位加点米刷面筋。我本来觉得自己干活挺利索的的应该不会被裁,现在发现根本不可能撼动三哥的地位
补充内容 (2022-12-20 14:49 +8:00):
谢谢各位看官的打赏!虽然我觉得自己资质太差学不了三哥,但是如果大家能看到稍有启发就好了
关于推活。。。和写总结这种单方面输入来说,推活更像是见招拆招
本次合作涉及双方PM,TPM,对方TL,SDE, DS,本阶段的action item全是我们的。如果是我的话,那就只能躺平挨打了(== 好好,我会干的)。但是我方DS能在否认能力不足,缺乏执行力,交流不行(PM和TPM常用大棒)的前提下,大量减少我方action item,显著延长我方生存率,防御力算是很不错了
我的水平还不能总结规律,只能说常见句式包括但不限于:
1. 这个需求(功能,分析)并不能直接体现客户体验
2. 这个需求的优先级不如另一个需求,如果做的话会影响另一个需求的进度 (另一个需求理论耗时一个月,实际耗时两天,但是在最后两天之前我们是不会做的)
3. 这个需求超过了我们之前谈好的责任范围,我们需要请示领导(leaders are right a lot,并且正在休产假)
4. 这个需求本身还算合理,但是需要人力/物力太大,请先回去simplify一下
5. 这个需求太细枝末节了,我们应该做更有魄力的改进,请先回去think big一下
6. 这个需求非要做的话,会对按时上线造成风险
7. 今年肯定不行,明年再说
我作为己方主要输出,一开始开会还挺积极的,也承担了大量的工作。有一次PM要一个metrics,问说什么时候能给,我说下周一。会后我问DS大哥能不能做(因为本来就是DS的工作,而且很简单,数据我都下好了)。这位大哥爽脆拒绝了,说这个任务不是他commit的,所以他是不会做的。还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以后不要随便commit。最后是我做了这个分析,然后就学会了闭嘴,过上了靠大哥划水的日子
补充内容 (2022-12-20 17:20 +8:00):
有回复觉得这种嘴上功夫没有建设性,对项目有害无益,这一点我完全认同。实际上本人也很不愿意扯皮,平时基本就是组里的“can do person”,自认为技术不错,也lead过几个大项目。此外还需要各种救火,拉扯小弟,一天到晚苦熬
有个人性格因素,也由于写码占据了大量精力,平时不怎么刻意和领导沟通,会议之类的准备都是最低限度。除非有实在搞不定的问题,一般不去麻烦领导。结果是,领导常常低估我做的项目的复杂性,觉得我总是做low hanging fruit (虽然别的SDE一年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做了大量研究后,另辟蹊径一个月解决了,领导也不会觉得我是10倍工程师,只会觉得之前的SDE太忙了)。但是,凡事我一个人努努力能上线的情况,我心态还是很好的
然而当scope更大的时候,任务分配更模糊的时候,一个人努力就不能解决问题了。(特别是大厂,混子太多傻子不够用。)你越显得 “能干”,别人就越想把任务塞给你。但是由于permission或者domain knowledge,我总有一些不能解决的task。但一旦开始做了,做不完就得背锅,AKA over commitment。这种时候,只能尽可能划清权责,互相推诿/催促/制衡(你不做我也不会做要死一起死)才有可能让项目进展下去
”
Re: 想知道中国人为啥混不过印度人的,都来看看这个:被印度兄弟的软实力碾压了(转载)
知易行难,烙印这种“本事”,是从小被印度那个奇葩社会熏陶出来的,外加他们在英文口语和书写上有优势
在美国IT界工作的中国人大部分都是读书人,缺乏这种"street smart"
在美国IT界工作的中国人大部分都是读书人,缺乏这种"street smart"
上次由 helpme 在 2022年 12月 20日 16:06 修改。
看不懂脸色、分不清局势、见不惯人心,三者得其一,便是取祸之道
Re: 想知道中国人为啥混不过印度人的,都来看看这个:被印度兄弟的软实力碾压了(转载)
笑喷,如果都写得这么直白了,大部份人能看不明白?
关键是光搞这些名堂也没用,一定得先抱上了大腿才能这么混
国人一是抱不上大腿,而是耍嘴皮子也没别人利索,兼而有之
关键是光搞这些名堂也没用,一定得先抱上了大腿才能这么混
国人一是抱不上大腿,而是耍嘴皮子也没别人利索,兼而有之
Re: 想知道中国人为啥混不过印度人的,都来看看这个:被印度兄弟的软实力碾压了(转载)
从那个lz的行文里,我没看出烙印有任何需要先抱大腿的地方。lz说他自己是老黄牛型的,但经常是拼命干活后,被PM们按在地上摩擦。他开始跟烙印合作后,烙印通过各种沟通,开会以及documents推掉很多活,最后lz干两个人的活比自己单干还轻松多了。而别人也没法再说啥了,因为烙印早都全方位沟通过了,没干的活都是不能干不该干的
你要是老板,这俩人你会提拔谁??
你要是老板,这俩人你会提拔谁??
flyingbeast 写了: 2022年 12月 20日 15:46 笑喷,如果都写得这么直白了,大部份人能看不明白?
关键是光搞这些名堂也没用,一定得先抱上了大腿才能这么混
国人一是抱不上大腿,而是耍嘴皮子也没别人利索,兼而有之
看不懂脸色、分不清局势、见不惯人心,三者得其一,便是取祸之道
Re: 想知道中国人为啥混不过印度人的,都来看看这个:被印度兄弟的软实力碾压了(转载)
那个lz其实还是没意识到:在他们两个人的合作里,烙印自然而然地变成了这个项目实际上的lead,干的都是老板该干的活,而他则变成了给烙印打工的IC
看不懂脸色、分不清局势、见不惯人心,三者得其一,便是取祸之道
Re: 想知道中国人为啥混不过印度人的,都来看看这个:被印度兄弟的软实力碾压了(转载)
helpme 写了: 2022年 12月 20日 13:24 “
最近做一个跨组项目,我们这边主要合作者是一个印度L6 DS。平时觉得水平相当一般(分析数据主要靠excel),作为队友的时候发现全靠他撑场面:
1. 每次会议都做准备和总结,舌战群儒,甩锅隔壁组那叫一个麻溜
2. 写作能力强,每周给领导做汇报,doc能写两三个page(明明我们这周什么也没做,我都惊呆了)
3. 遇到麻烦的活各种花式推脱,要时间,还传授我推活模版(需要研究。。。没有资源。。。要求简化方案。。。有更高优先级任务。。。年后做。。。过完年也没资源。。。)
本人是老黄牛类型的,经常觉得有时间扯皮活都干完了,结果经常被PM和TPM按在地上摩擦。和这个印度哥们合作,我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他啥也不干只负责逼逼),反而比我自己单干要轻松。才知道原来自己吃了那么多的亏
补充内容 (2022-12-20 13:32 +8:00):
补充一下无中生有写报告的粗浅观察:
1. 每个部分都上集回顾之前的进展(实际上领导确实不记得上周报告了啥)
2. 每一个步骤都按照STAR的方式来写
3. 除了结果,也要描述遇到的阻力和解决过程。比如我们提了三个方案,隔壁组选择了第三个(会议讨论耗时10分钟)。如果是我可能就直接写“alined with XXX”,但是这个哥们分了三段,分别写了方案的出发点,对方推回来的理由,优化的选项,优化后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后续如何由此出发得到下一个方案。从行文上看似乎是先后开了三个不同的会议,多方博弈才得到的伟大共识,难度堪比俄乌和谈
4. 虽然没有点明,在描述过程中处处体现对LP的贯彻(参考hq面试的切题方式)
5. 最后总结各种blocker, challenge, ambiguous (无中生有,小事化大),但是我们准备如何团结一致不怕牺牲,万众一心也要按时完成milestone,四舍五入就是出师表了
本周实际工作量:和隔壁组开了30分钟会,十分钟讨论方案,二十分钟甩锅(这活不归我们管/干不了)
补充内容 (2022-12-20 13:34 +8:00):
觉得有求各位加点米刷面筋。我本来觉得自己干活挺利索的的应该不会被裁,现在发现根本不可能撼动三哥的地位
补充内容 (2022-12-20 14:49 +8:00):
谢谢各位看官的打赏!虽然我觉得自己资质太差学不了三哥,但是如果大家能看到稍有启发就好了
关于推活。。。和写总结这种单方面输入来说,推活更像是见招拆招
本次合作涉及双方PM,TPM,对方TL,SDE, DS,本阶段的action item全是我们的。如果是我的话,那就只能躺平挨打了(== 好好,我会干的)。但是我方DS能在否认能力不足,缺乏执行力,交流不行(PM和TPM常用大棒)的前提下,大量减少我方action item,显著延长我方生存率,防御力算是很不错了
我的水平还不能总结规律,只能说常见句式包括但不限于:
1. 这个需求(功能,分析)并不能直接体现客户体验
2. 这个需求的优先级不如另一个需求,如果做的话会影响另一个需求的进度 (另一个需求理论耗时一个月,实际耗时两天,但是在最后两天之前我们是不会做的)
3. 这个需求超过了我们之前谈好的责任范围,我们需要请示领导(leaders are right a lot,并且正在休产假)
4. 这个需求本身还算合理,但是需要人力/物力太大,请先回去simplify一下
5. 这个需求太细枝末节了,我们应该做更有魄力的改进,请先回去think big一下
6. 这个需求非要做的话,会对按时上线造成风险
7. 今年肯定不行,明年再说
我作为己方主要输出,一开始开会还挺积极的,也承担了大量的工作。有一次PM要一个metrics,问说什么时候能给,我说下周一。会后我问DS大哥能不能做(因为本来就是DS的工作,而且很简单,数据我都下好了)。这位大哥爽脆拒绝了,说这个任务不是他commit的,所以他是不会做的。还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以后不要随便commit。最后是我做了这个分析,然后就学会了闭嘴,过上了靠大哥划水的日子
补充内容 (2022-12-20 17:20 +8:00):
有回复觉得这种嘴上功夫没有建设性,对项目有害无益,这一点我完全认同。实际上本人也很不愿意扯皮,平时基本就是组里的“can do person”,自认为技术不错,也lead过几个大项目。此外还需要各种救火,拉扯小弟,一天到晚苦熬
有个人性格因素,也由于写码占据了大量精力,平时不怎么刻意和领导沟通,会议之类的准备都是最低限度。除非有实在搞不定的问题,一般不去麻烦领导。结果是,领导常常低估我做的项目的复杂性,觉得我总是做low hanging fruit (虽然别的SDE一年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做了大量研究后,另辟蹊径一个月解决了,领导也不会觉得我是10倍工程师,只会觉得之前的SDE太忙了)。但是,凡事我一个人努努力能上线的情况,我心态还是很好的
然而当scope更大的时候,任务分配更模糊的时候,一个人努力就不能解决问题了。(特别是大厂,混子太多傻子不够用。)你越显得 “能干”,别人就越想把任务塞给你。但是由于permission或者domain knowledge,我总有一些不能解决的task。但一旦开始做了,做不完就得背锅,AKA over commitment。这种时候,只能尽可能划清权责,互相推诿/催促/制衡(你不做我也不会做要死一起死)才有可能让项目进展下去
”
我不想多说,反正聪明的一说就懂,其他人再多说也没用。
一个从小虚荣,崇洋媚外的文化,是无法对外人有自信的。
也许当事人不自觉,但潜意识里与异族交锋,心理已投降。
背着有害心态和潜意识包袱,很难真自信或轻易慑服异族。
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心态价值观和脊髓反应必严重影响一生。
英文再溜也无法掩盖的特征,是从小的洋奴性,以至贱性。
所以再怎么锻炼英文和发音,都是错误低效的治标不治本。
.
Re: 想知道中国人为啥混不过印度人的,都来看看这个:被印度兄弟的软实力碾压了(转载)
我觉得这不是印度人划水,而是老中根本没学懂。不同职位有不同需求,跟领导沟通更是基本能力。重要的是要站得高看得远,不要总是看着自己项目的一亩三分地,要有大的picture。自己能干多少,要悠着来,能合作的要合作,能分配的要分配。更不用说,你做的项目怎么能轻易让别人代替你报告。
Re: 想知道中国人为啥混不过印度人的,都来看看这个:被印度兄弟的软实力碾压了(转载)
其实你说的这个烙印,不是很好的leader。好的leader会对手下人公平,会帮助下边的人提高。至于干活,要看他的职位是manager还是engineer,怎么分配了。其实,干到一定程度,一张嘴就知道有没有,蒙是没用的。
Re: 想知道中国人为啥混不过印度人的,都来看看这个:被印度兄弟的软实力碾压了(转载)
扯淡。
以前买卖提早讨论过了。印度人,抱团。 大陆人,个个龙,但是不团结。
所以印度人,一个人进去了,会尽量拉一群印度人进去,而一个中国人进去了,不太希望再有中国人进去竞争,格局太小。
以前买卖提早讨论过了。印度人,抱团。 大陆人,个个龙,但是不团结。
所以印度人,一个人进去了,会尽量拉一群印度人进去,而一个中国人进去了,不太希望再有中国人进去竞争,格局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