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中原大战之后,各军阀都被击败;但是大部分并没有被消灭,只是退回原地。就这节骨眼上,发生了九一八事变,老蒋失去了内战的理由。中国名义上统一,但事实上仍然是军阀割据。
第二次:之后基本上没有军阀混战,只有围剿共军。过了几年眼看快要消灭共军了,却发生了西安事变和七七事变,剿共也没理由了。
最后也是亡于共军(外因)和军阀(内因)。
第一次:中原大战之后,各军阀都被击败;但是大部分并没有被消灭,只是退回原地。就这节骨眼上,发生了九一八事变,老蒋失去了内战的理由。中国名义上统一,但事实上仍然是军阀割据。
第二次:之后基本上没有军阀混战,只有围剿共军。过了几年眼看快要消灭共军了,却发生了西安事变和七七事变,剿共也没理由了。
最后也是亡于共军(外因)和军阀(内因)。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远征的十万人和长津湖战役中的九兵团15万人都是国共挑选出来的精锐。当时都是初次出国作战,基本上没有得到盟国的援助。
十万远征伤亡大半(大部分死于野人山),大败而归。
九兵团也伤亡数万(相当部分死于严寒),结果是战略上的大胜。
红军北上抗日,开始只是一个口号。日军在华北,差了十万八千里。红十军团号称北上抗日先遣队,其实是丢车保帅。
长征途中,中央军有意与红军保持数日的距离,还真把共军赶到华北去抗日了。
不知道什么原因。把链接拷贝在浏览器,可以打开。
clock 刻漏(闽南语的钟,刻漏即古代的钟)
tea 茶(闽南语发音teh)
这些都洋人的音译,说明茶和钟都是中国发明的
爱壹帆国际版
https://www.yfsp.tv
在武器装备水平接近的情况下,共军>米军>日军。这就是为啥共军在抗美援朝中打败米军,而米军在太平洋打败日军。
能从日军那里夺取领土,就是最大的功劳。中流砥柱并不是说死人最多,而是抗日最坚决。比方说一只狮子和十只狗,显然狮子是中流砥柱。
收复国土面积是硬核指标。抗日战争中国民党丢失国土数百万平方公里,而共军的解放区面积将近一百万平方公里,基本上都是在敌后,从日军那里抢来的。
怪不得有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粟特人。
molen 写了: 2025年 8月 28日 13:08陈寅恪有研究
北齐是胡化的汉人
而且这个胡化更是粟特胡化,也就是高家崇拜和喜欢粟特文化
全家女性卖淫是当时粟特人的文化
粟特是城邦社会,所以高家也把自己看作一个粟特式的城邦,而非“中华”。他们甚至鄙视“中华”这个概念。
相比,西魏的主体关陇贵族则是汉化的胡人,关陇贵族们一心想要 “恢复中华”
类似的有蒋介石要在淞沪会战中和日本决战,也是一败涂地,首都沦陷。
要是让李宗仁去指挥,不会在淞沪决战。
Caravel 写了: 2025年 8月 26日 13:29从现在开地图马后炮视角看
当时最佳策略是玄宗坚守不出
等郭子仪李光弼他们去抄安禄山的老家
但是这是马后炮视角 我们知道郭李都是大忠臣
站在当时玄宗的角度 万一拖久了郭李又叛了怎么办?
只有速战速决才能让其它心怀不轨的人不动
不会打仗就不要瞎指挥
Caravel 写了: 2025年 8月 26日 16:34越来越能理解玄宗了
他就是要干一把打击一下安史叛军的嚣张气焰
哪怕打个两败俱伤或者小败退回来就是
跟罗斯福命令杜立特轰炸东京有什么区别?
我们太喜欢以成败论英雄
战争很多时候有偶然性
这种题材很好。南京大屠杀,731之类的电影不要拍或少拍,多拍点台儿庄昆仑关之类的。
绝对是败招。绝对不能斩杀大唐战力最强的两员大将高仙芝和封常清。
中国历史上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杀忠臣良将,至今没有解决。
Caravel 写了: 2025年 8月 26日 13:29从现在开地图马后炮视角看
当时最佳策略是玄宗坚守不出
等郭子仪李光弼他们去抄安禄山的老家
但是这是马后炮视角 我们知道郭李都是大忠臣
站在当时玄宗的角度 万一拖久了郭李又叛了怎么办?
只有速战速决才能让其它心怀不轨的人不动